每2港人一个胖低估「万病之源」

2024-03-04 00:00

港人普遍有肥胖问题,容易诱发多种疾病,情况令人关注。袁美欣、吴文玉、周振中、陆安欣、徐俊苗。
港人普遍有肥胖问题,容易诱发多种疾病,情况令人关注。袁美欣、吴文玉、周振中、陆安欣、徐俊苗。

港人肥胖情况不容忽视。适逢今日是世界肥胖日(4日),香港肥胖学会及香港肥胖医学会引述衞生署数据,即「每两个港人一个肥」。学会警告,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多达224种,几乎涉及所有疾病专科,惟大众普遍低估肥胖后果,待并发症出现时已「百病缠身」。学会提醒,减肥药只属辅助性质,真正减肥需循序渐进改变生活模式。 
根据衞生署在2020至22年度进行的人口健康调查数据,在15至84岁群组中,有32.6%人属于肥胖,有22%人为超重。在45至54岁的男性中,更有74.6%人属超重或肥胖。香港肥胖医学会会长陆安欣指,港男肥胖问题尤为严重,当中31%人已达「I级肥胖」,即身体质量指数(BMI)介乎25至29.5;9%人达「II级肥胖」,即BMI达到或超过30。惟不少男士自感「中年发福」、「有肚腩」十分正常,而忽视「呼脂肉出」带来的健康危机。
以为有肚腩正常

陆指,港人对肥胖症认知不足,加上疫后生活模式改变,更倾向外卖、少外出及做体能运动,均是导致肥胖人口剧增主因,需加强公众教育及普及肥胖症资讯。

香港肥胖学会创会主席袁美欣引述研究报告,称肥胖引起的慢性发炎会影响全身器官,过多脂肪也会增加内脏压力,加速器官受损甚至衰竭。同时,肥胖会令免疫力受损、性贺尔蒙改变、脑部结构改变、皮质醇升高,也会增加尿酸,「由心肝胆胰胃肺肾,到关节、皮肤等各方面也受脂肪牵连。」
减肥须改生活模式

香港肥胖医学会副会长周振中形容,肥胖是「万病之源」,肥胖症患者较一般更易出现三高,大增并发症风险,若不及时控制会造成持续损害,甚至危及性命。

少吃多动有助减肥人人皆知,香港肥胖学会主席吴文玉提醒,过度急进的减肥一般难以持续,当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便会迅速回升,更易引发暴饮暴食,故必须循序渐进,将体重控制变成生活习惯。她指,常用减肥药「芬特明」可抑制食欲,「奥利司他」有排油功效,新型减肥针剂「GLP-1类似物」亦可减食欲及增饱肚感,惟均属辅助性质,真正减肥仍需彻底改变生活模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