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席卷全球 「防骗视伏器」获多国高度肯定

2024-02-20 00:00

「防骗视伏App」本月将新增3项功能,包括收到可疑电话来电或浏览可疑网站连结时,会自动弹出警示讯息。
「防骗视伏App」本月将新增3项功能,包括收到可疑电话来电或浏览可疑网站连结时,会自动弹出警示讯息。

诈骗案不但成为本港罪案主流,更席卷全球。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表示,他去年9月参与的全球反诈骗高峰会,估算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全球骗案的总损失金额高达1兆美元(约7.8兆港元)。本港警方针对骗案推出「防骗视伏器」和24小时热线「防骗易18222」等防骗工具,在反诈骗高峰会上得到其他国家的高度肯定,然而去年推行的「防骗视伏App」只录得20万次下载,相对本港手机持有人的数字仍远远不足,呼吁市民尽快下载。
全球总损失金额高达7.8兆元

警方去年接获超过3.9万宗骗案,占整体罪案44%。萧泽颐表示,诈骗案上升的趋势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正因为现今市民「机不离手」,交友、投资和购物等活动均可透过网络完成,令骗徒有机可乘,在无地域界限下联络他人进行诈骗,从而令骗案不断增加。

萧泽颐指出,警方去年推出「防骗视伏器」及其应用程式版本「防骗视伏App」。然而截至去年年底,该App只录得逾20万次下载,萧泽颐期望市民可充分利用相关工具,「为何有工具都不去利用呢?」他并提醒指,「防骗视伏App」将于本月增加3项新功能,包括举报功能,以及收到可疑电话来电或浏览可疑网站连结时,会自动弹出警示讯息。

他又表示,早前警方与银行业和电讯商合作,推出多个打击骗案措施,但除了警方和持份者,市民在「防骗铁三角」中同样是重要一环,「市民真的要提高警觉,不论我哋做多少事情,提供多少措施、做多少防骗宣传,如果大家不理、不听、不看,就不会有效果」。他期望市民多加留意防骗宣传,并尽用防骗工具,从中了解骗徒的手法,因为若不了解骗徒的伎俩,市民未必能察觉自己正身处骗局中。

另外,警方近年将「数码警政」纳入策略方针,以应用科技协助警政服务,达到「便民便己」目的,先后推出「行咇易」、「电子交通意外报告」、「自助服务机」等科技,提升警政效率。萧泽颐举例指,因应市民在疫情下养成的行山习惯,于2020至2022年因行山而受伤的数字比疫情前2年平均增加4倍,拯救工作的召唤次数同样增加,而针对上述情况,于上月推行的「HKSOS」应用程式,正是数码警政的例子,透过科技快速定位求助者位置,程式推出至今已有3宗案件的人士成功被搜救。
视伏App增可疑来电网站警示

另外,政府将于今年在本港安装2000部闭路电视,3月会先安装约615部,主要集中于罪案黑点。萧泽颐表示,全球多地均有类似措施,期望市民明白实施原因是为了防罪灭罪,令市民能够安居乐业,同时提高对贼人的阻吓性,打击违法行为。

此外,政府去年就「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草案」刊宪,针对相关情况,萧泽颐指,2023年共有1394宗虐儿个案,主要涉及侵害儿童人身罪行和性罪行,警方将施虐者绳之以法的同时,亦关顾被虐者的福祉。他表示,未来会在各总区的虐儿案件调查组增加1名警长及3名警员,以加强调查效能。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