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引入AI平台配抗生素

2023-11-24 00:00

赖伟文指,医管局试验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平台处方抗生素,对付耳念珠菌。
赖伟文指,医管局试验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平台处方抗生素,对付耳念珠菌。

多重耐药性细菌(MDRO)近年抗药性趋增,其中被世界衞生组织列入「威胁健康的真菌清单」的耳念珠菌威胁尤大。单计今年,医管局便录得高达300名病人带有耳念珠菌。因应9成耳念珠菌均对2种抗真菌药物有耐药性,为免无药可用,医管局推出多项针对性防控策略,包括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平台,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并提醒医生审核处方。

服用或注射抗生素是其中一种重要治病途径,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产生耐药性。当细菌基因出现变化,令它可在抗生素下适应和生长,令原本有效的药物变得无效,就称为「抗生素耐药性」。如果细菌对多种药都出现耐药性,就是「多重耐药性」。

本港2019年6月发现首宗海外输入的耳念珠菌个案,之后病例迅速增加。据医管局统计,有关病例由2021年少于50人,升至今年首10个月约有300人,2年内增幅5倍。医管局指,约10%患者会出现入侵性感染,而入侵性感染病例的死亡率达53%至83.3%,且耳念珠菌极难清除,带菌期达8.6个月,在摄氏42度高温下仍可存活,在全球暖化大环境下尤有利其生长。加上耳念珠菌可在皮肤上繁殖或形成生物膜,在环境中亦能存活数周至数月,故不论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或港府均将耳念珠菌列作「紧急公共威胁」。
威院及玛嘉烈医院作试点

医管局总感染控制主任赖伟文指,为防止耳念珠菌扩散,局方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入院筛查及除菌疗程,并计划在明年推出智慧升级的抗生素导向计划(ASP),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数据,再通过系统中的「药物精灵」提醒医生审核处方。赖伟文透露,威院及玛嘉烈医院会作为试点,在明年1月试用系统,覆盖常用抗生素「美罗培南」。当运作顺利后,拟于3月起分阶段扩展至全港17间急症医院,覆盖范围将包罗7种抗生素等。

赖伟文解释,现时ASP小组医生需参考化验报告,以判断病人是否适合用特定抗生素,过程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引入AI辅助可望更有效率。对MDRO抗药性为何上升,赖指,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担心病人会同时感染新冠及细菌,故增加使用广谱抗生素,结果导致MDRO耐药比率趋增,以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为例,其耐药比率由2018年的44.6%,升至去年的47.3%,每年约多9500宗新症;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在5年间耐药比率,亦由0.21%升至0.7%。但赖伟文指,今年首3季MDRO耐药比率升势已放缓,大部分菌种重回2019年水平,仅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持续上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