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文科分6范畴培养爱国情怀

2023-11-24 00:00

人文科涵盖6个范畴,课程理念为「立德树人、探究学习、连系生活」。
人文科涵盖6个范畴,课程理念为「立德树人、探究学习、连系生活」。

小学常识科2025/26学年起,逐步分拆为人文科和科学科。继月中公布科学科课程框架,人文科的框架拟定稿昨亦出炉。其中小三学生须初步认识《香港国安法》;小六学生要更深入认识国家安全,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大成就」。框架形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文科推行原则之一;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幼稚园及小学)李建寰称,期望学生与时并进认识国家发展,又强调人文科课程建基于常识科,教师有能力应付,未来亦会提供教师培训。有小学校长认为,现时学界挑战是腾出课时和安排人手。

人文科课程规划占总课时不少于7%,小一、小二每年课时为37小时,每周2节;小三至小六则每年课时约56小时,每周2至3节。课程共分6个范畴,包括「健康与生活」、「社会与公民」、「国家与我」等。框架提出3项人文科的原则,除了要加强人文素养发展和整合常识科课程,亦要「配合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建立国民身份认同,「提升他们的国家民族意识和培养爱国情怀」。
小三须初步认识《国安法》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曾表示,人文科有9成内容来自常识科。至于馀下一成的增润内容昨日曝光,小一学生要「初步认识国家」、「明白有国才有家」;小三要初步认识《香港国安法》和对香港的重要性,以及认识解放军驻港部队和香港防务。高年级学生则要学习「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到小学六年级,学生更要认识国家「在中共领导下的重大成就和最新发展」、国家安全与特区的关系等,又要学生学习「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道理。

历史地理方面,新增内容包括国家版图、名胜古迹等,期望学生藉此了解国土安全、资源安全;小六学生更要学习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抗日战事,以及香港在中国抗战时期的角色,「明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另外,课程会有不多于20%课时供弹性处理,学校可用作专题研习、讲座等活动。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幼稚园及小学)李建寰称,包含人文元素的跨课程学习活动、学习经历例如升旗活动等,亦可计算入人文科的学时;框架亦列出多项可于其他科目协调的学习内容或活动,例如学唱国歌、学习四大发明等。
「常识科教师可过渡至人文科」

被问到为何强调中共贡献列入大纲,李建寰解释,是期望学生与时并进认识国家发展和建立国家意识,「若学生读6年小学后,仍对国家一无所知就不太好。」至于能否在课堂谈及争议或负面观点,他未正面回应,但表示教师在讨论或学习活动后,「相信他们有专业能力,能配合人文科的课程和宗旨,带领学生反思和总结」。

师资方面,李建寰指由于内容承接常识科,因此常识科教师亦可过渡至人文科。教育局将举办小学人文科教师专业培训课程,例如讲座、工作坊等,以及设立「小学人文科学习圈」,促进教师交流。他又建议学校「人才分流」,尽快为人文科和科学科组织核心教师团队。
校长:或考虑稍为延迟放学时间

现时常识科建议每周至少5个教节,比人文科和科学科合计6个课节少。凤溪第一小学校长朱伟林认为安排两科的课节,以及相关的学习活动时间,将是学校行政的挑战,「例如学校可能要考虑,稍为延迟放学时间,或者调动其他课堂或活动」。

教师人手方面,他指常识科拆科需3年推行,「3年内人文科和科学科的教师,也要兼顾常识科」,或增加教师工作量,但认为人文科内容因较多沿袭常识科,教师容易掌握。学生方面,他说人文科的时数比常识科少,而且「科学科讲求动手动脑,相信学生都喜欢玩」,认为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