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数据 严打滥用公屋富户

2023-10-06 00:00

滥用公屋问题备受诟病,为了让公屋资源更合理分配,当局本月起陆续要求公屋租户每隔两年申报一次居住状况,包括是否拥有住宅物业,但除此之外,还须主动利用大数据来核实住户所申报资料是否属实,让隐瞒虚报者无所遁形,并严厉执法,确保公屋分配予有真正住屋需要的基层。
申报表警示虚报须负法律责任

公屋是珍贵社会资源,政府原意是透过长年累月租金补贴来帮助低收入人士,让其有闲钱储蓄及投资,改善生活,待累积一定资产便进行置业,然后将公屋交回房署,编配给其他有需要的基层入住。可是当他们变成富户却不愿迁走,甚至千方百计争取分户,让公屋世袭给子女,即使买了私楼,宁愿丢空单位,更离谱的甚至将公屋分租作为民宿,导致资源错配,公屋长期供不应求,轮候公屋时间不断延长至5.3年。有见及此,房委会早前收紧公屋富户政策及打击滥用公屋设施,原本住满10年才要申报是否在本港拥有住宅物业,改为每两年一次,这项措施已在本月生效,房屋署先向首批8.8万户住派发申报表。

申报表要求户主及年满18岁家庭成员填写3项资料:是否持续居住在上述单位、有否将单位丢空/分租或转让/在单位内进行不法活动或非住宅用途、是否拥有香港住宅物业,并须在11月底前交回房署办事处。

以往不少户主以家庭成员拒绝提供资料为由,对关键资料漏空不填,有的心存侥幸,认为房署不会逐份核查,虚报资料。针对这些情况,房署在新申报表上要求户主及相关成员填写完资料后,还须签署声明所申报资料属实,并以粗体字警示若拒绝或忽略提供资料,甚至刻意作出虚假声明或陈述,均须负上法律责任,前者最高可被罚款5万元和监禁6个月,后者则罚款2.5万元和监禁3个月。有关人士不论会否被起诉和定罪,房署均会依例终止租约,收回公屋。此举无疑警示住户滥用公屋是有法律后果,务求能起阻吓作用,让其如实申报。
检视屋邨豪车助锁定调查对象

要有效打击滥用公屋,公屋住户申报资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高效率地核查资料真伪,不能动辄以人手有限,只能进行抽样核查作推搪。新任房屋署署长罗淑佩表示,正与地政总署和其他政府部门研究数据互通对比可行性,利用大数据来核查住户资料。房署掌握所有公屋住户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只要通过土地注册处查询每天的物业成交资料进行比对,不符资格的住户便无所遁形,可马上要求违规的住户迁走,也不容对方有充裕时间转移资产。此举既可节省人手、行政资源,又能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若想侦查公屋单位是否有人居住,房署可考虑向公私营机构获取住户有关水电煤过去3至6个月的用量资料,若单位长期没人居住,耗水、耗电和耗煤量会静止不变,与低用量住户不同。然后再派人登门造访,并检视其信箱是否长期塞满信件,若证实单位长期丢空,便可启动收回单位的程序。房署同时也应认真研究举报有奖金机制,相信会鼓励一些知情邻居举报某些单位丢空或分租,从而有效遏止公屋资源被滥用。

房署还可派职员到停车场检视哪一户拥有名贵房车,从而将超级公屋富户的目标锁定在某个范围,再顺藤摸瓜进行深入调查,令调查进度更事半功倍。

打击滥用公屋是社会共识,新一届政府锐意有为增加公屋供应量和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公众期望罗淑佩履新后,更雷厉执行相关政策,绝不手软,尽快找到并释出被滥用的公屋单位,让珍贵资源落在最有需要的市民手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