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骗党转攻A股 利诱散户掠财260万

2023-08-07 00:00

骗案苦主阿其痛失逾260万,大叹令到日常娱乐及工作均受影响。
骗案苦主阿其痛失逾260万,大叹令到日常娱乐及工作均受影响。

(星岛日报报道)网上投资骗案猖狂,细价股「唱高散货」被打击后,骗徒便改以A股「搵食」呃人。有市民上月同时被两个网上投资群组游说投资A股,共损失逾260万元。有议员估计,近期互联互通及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成市场热话,加上相关产品更加普及化,故骗徒以此作焦点,策划骗案。
事缘市民阿其(化名)于今年5月收到一名陌生人的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讯息,起初他未有理会。不过,在对方多番「撩倾计」攻势,打探阿其的投资情况,阿其终交出个人的港股持仓表,而该名陌生人亦给予一些投资分析及建议,更在6月底将阿其加入一个WhatsApp群组,每天晚上群组内有一名自称卢Sir的人在网上授课。
入飞逼认购签融资协议

阿其表示,当时一周会上课2至3次,他认为有用,直至6月底该名人士表示「A股好,赚好多」,叫他下载某个股票交易应用程式。阿其原本对该应用程式有警惕,因为是经普通网页下载,而不是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官方应用程式商店取得。不过,在对方游说下,他于7月初完成下载,在指定银行户口入钱,但该银行户口的持有人是不知名人士。阿其随即开始A股买卖。

之后噩梦便开始,在阿其首只A股股份获利后,该名陌生人便随即「𠱁」他抽A股新股,未有给予时间让阿其考虑,又声称「抽新股不用钱(认购费用)」,而他心想抽完「可以唔要」便申购,终成功抽到价值约150万人民币的A股新股。

不过,对方表示抽到的新股一定要认购,更建议与阿其签署涉资145万元的融资协议。该名陌生人又提议阿其参与大宗交易,称有大户以约30%的折让售卖A股。阿其坦言,当时自己心谂「赚得就赚,自己心雄」,于是同意对方建议,更沽出本身持有的基金、港股,以及向财务公司融资,用来参与大宗交易,以及偿还上述145万元融资。在融资协议期限将至时,阿其便心知「大镬」,因为对方不断「叫佢喺外面再捧钱入去(户口)」。及后,阿其尝试与对方沟通,欲取回户口的金钱,惟提款要求遭该应用程式拒绝。

在以上个案,阿其前后损失近180万元。另一方面,在今年7月他被另一个网上投资群组以类似手法骗去84万元,涉及另一个手机应用程式。阿其不甘受骗,曾三访警局,分别向警方询问交易程式是否可信、抽A股新股事宜,以及落案。阿其早前退休,但后来又有一份全职工作,大叹「退休呢2年几仲要被呃,等于出来做义工」,「平时的娱乐无晒,做嘢做唔到,成日挂住(受骗事宜)」,又认为有关交易程式是假的,即未有真正买卖股份,「有咩理由,我一揿App就买晒宁德时代(一只A股股票)」。
苦主叹退休后孭一身债

本报向警方查询阿其的案件调查进展,警务处公共关系部表示该案件列「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暂未有人被捕,而今年首5个月警方接获的网上投资骗案达1243宗,损失金额合共6.24亿元。警方指出,希望市民对可疑连结提高警惕,并透过已注册投资机构进行投资活动,以减低受骗风险,而市民如对任何投资机构的背景有怀疑,可以到证监会网页查阅持牌人及注册机构的公众纪录册。
议员:市民宜谨慎免堕陷阱

立法会金融服务界议员李惟宏表示,留意到近期A股骗案模式较以往多,惟未有统计A股及港股的骗案数目,又认为近期互联互通及港币人民币双柜枱为市场热话,故骗徒以此焦点,制作骗案,「今日系呢啲(骗案主题),听日又可能是其他嘢,总之咩吸引到大家的眼球(骗徒)就会做。他提及,虽然受害者转钱入骗徒帐户后,表面会看到股票有升幅,甚至乎是赚钱,但其实都是幻象,并非真的有投资股票,而到了某个阶段,骗徒就会完全失踪,受害者便难以追究。他表示,业界与香港证监会有就投资骗案作沟通,而证监亦与不同的监管机构合作,以及设立定期的沟通机制,未来业界将尽量做宣传教育工作,但最终仍要依靠市民小心及谨慎处理讯息,避免坠入陷阱。

此外,证监会亦表示,不会进一步评论个别个案或投诉详情,而证监会辖下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投委会)亦会继续积极提醒公众提防骗案。另外,证监会将继续与其他执法机构合作,打击市场失当行为,以保障广大投资者及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廉洁稳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