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隧易通行改善挤塞「有惊喜」

2023-07-25 00:00

红隧实施「易通行」不停车缴费系统首个工作天,交通大致畅顺。 
红隧实施「易通行」不停车缴费系统首个工作天,交通大致畅顺。 

(星岛日报报道)红磡海底隧道实施「易通行」不停车缴费系统的首个工作天,运输署署长罗淑佩表示交通大致畅顺,立法会议员陆颂雄在非繁忙时间驾车实测后,认为在改善挤塞方面「有惊喜」。香港汽车会会长李耀培说,繁忙时间驾车经红隧过海,较平日畅通,行车过程中虽然遇上车多,但过程中并无需要停车。
运输署指现时有97%车辆获发车辆贴,由昨日0时0分至下午5时半,共有约73,000架次车辆通过红隧,当中约九成的车辆侦测有安装车辆贴,运作大致顺利。

罗淑佩指出,昨早7时至8时的一个小时内车流达5200多架次,比两星期前的5400多架次少,估计可能与学生开始放暑假有关。她说,以往车龙很长的漆咸道北、芜湖街一带情况大有改善,红磡收费广场的车龙一直移动,不算有「塞车」,亦未见到有车辆在隧道口停下收慢。
约9成车侦测到有装车贴

罗淑佩昨早在电台节目说,红隧周日实施「易通行」后至今,未有收到任何车种关于「易通行」造成麻烦的投诉。被问到拆除隧道收费亭的时间表,罗淑佩估计需时2至3个月,相信之后转位置可以更宽阔,车流一定会更好。

李耀培在电台节目表示,他昨早8时半左右,驾车由九龙经红隧过海,由观塘出发,驶至平日会出现挤塞的漆咸道近芜湖街的位置,并无塞车,直至接近红隧的支路汇合的位置,才出现车龙。

他说,现时红隧来回方向各由8条行车减至4条,早上于4条主干道虽然有车龙,但由于不用停车缴费,所以车龙一直有移动毋须停低。他再次呼吁驾驶者,在过海前按目的地选定行车,如果过程中减少转,能令路况更畅通。

《星岛头条》记者就跟随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早上约9时45分由旺角朗豪坊驾车出发,经红隧过海前往立法会,车程共约30分钟。经实测后发现,由于车辆省却了在收费亭排队缴费,以及驾驶者胡乱切、行错等情况大大减少,整体交通情况有改善,约上午10时由芜湖街转入漆咸道北至隧道入口花少于6分钟。

不过陆颂雄坦言,即使「易通行」能在排队缴费方面较便利车主,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3隧车流量长期饱和的问题。他期望将于年底实施的不同时段不同收费,能较明显改善问题。他认为最有效解决3隧容量饱和导致长期挤塞的办法,是政府尽快建造中部水域人工岛接驳至西环的第4条过海隧道,以及工联会提出从将军澳连接至小西湾的第5条过海隧道。

「易通行」将于8月在西区海底隧道及东区海底隧道实施,详情及确实日期会另行公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