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发现胃癌化疗耐药原因

2023-07-18 00:00

港大医学院团队发现一种引致胃癌化疗耐药性和肿瘤复发的新分子机制,揭示治疗的可行方案。研究团队包括(左起):萧恺昌博士、陈菁敏博士、甄凯宁博士、梁雪儿教授、马桂宜教授、罗佳健、黄天乐博士。
港大医学院团队发现一种引致胃癌化疗耐药性和肿瘤复发的新分子机制,揭示治疗的可行方案。研究团队包括(左起):萧恺昌博士、陈菁敏博士、甄凯宁博士、梁雪儿教授、马桂宜教授、罗佳健、黄天乐博士。

(星岛日报报道)胃癌是全球及香港的主要癌症杀手之一,若癌细胞开始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最终会降低患者的长期临牀效益。由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马桂宜领导的研究团队首度发现,导致胃癌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及胃癌细胞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因。团队发现一种未曾公布、推动化疗耐药性的机制,透过影响核糖核酸编辑,从而引发脂质代谢异常,并对化疗产生耐药性和增强胃癌细胞的干性,相关研究于《自然通讯期刊》发表。

研究团队指,胃癌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若癌细胞开始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最终会降低患者的长期临牀效益,由于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众多,例如减低药物吸收、增强分解药物能力等,加上胃癌亚型多样化,所以难于辨别能抑制化疗抗药性的靶点;了解胃癌亚型的弱点有助对付化疗耐药性,以改善现有的治疗方案。

团队发现一种未曾公布、推动化疗耐药性的机制,透过影响核糖核酸编辑,从而引发脂质代谢异常,并对化疗产生耐药性和增强胃癌细胞的干性。
脂质代谢基因RNA编辑失调

马桂宜表示,研究发现脂质代谢基因的RNA编辑失调,是引致胃癌化疗耐药性的一种新机制。她指,通过靶向关键酶,可同时逆转化疗抗药性和癌细胞干性,为未来开发针对胃癌这种致命疾病的新疗法奠定基础。马桂宜指,编辑酶(ADAR1)表达和关键酶(SCD1)可能也是预测胃癌患者,对化疗反应的良好生物标记,可让患者免去非必要的化疗,并让他们接受更有效的治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