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考察残疾人「搵食难」 特教生获奖

2023-07-12 00:00

刘嫦韵(右前)偕两名同学考察本地食肆,发现残疾人士「搵食」处处碰壁,获「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
刘嫦韵(右前)偕两名同学考察本地食肆,发现残疾人士「搵食」处处碰壁,获「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

(星岛日报报道)本港虽被誉为「美食天堂」,但食肆未必是无障碍环境,令残疾人士「搵食艰难」。3名就读特殊学校的中三学生,实地考察发现不少食肆环境不便残疾人士出入,更不设「残厕」,令他们「搵食」处处碰壁;他们提出多项改善建议,赢得「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消费者委员会新学年推出「智醒消费学堂」,涵盖专题研习、网上问答等,以迎合中学生学习模式与消费文化的转变。
在特殊学校红十字会甘乃迪中心就读中三的3名学生,以「轮椅搵食常『甩辘』?」为题,考察本港食肆对残疾人士的友善程度,发现残疾人士要进店堂食,须经过重重难关,譬如狭窄的升降机、不设斜板辅助的门槛。本身是轮椅使用者的刘嫦韵慨叹,网上大热的「隐世食店」多是「楼上铺」,动辄二、三百磅的电动轮椅根本无法上台阶,只能「望门轻叹」,与特色美食「擦身而过」。
「友善」餐厅数目少

团队也发现有餐厅枱面或吧台过高,不少食肆楼面狭窄,亦不设残疾人士洗手间,刘嫦韵形容这些限制犹如把残疾人士拒诸门外,「对我们『友善』的餐厅很少,来来去去都是某几家,菜式亦被局限。」他们更发现,有食肆为免残疾人士阻碍「做生意」,要求他们改为外卖,亦未必考虑他们需要,譬如把饮料放置胶袋中,残疾人士挂在轮椅恐会打翻。

刘嫦韵指「搵食」过程也偶遇「好人好事」,「曾与两名轮椅人士慕名光顾『楼上』火锅店,致电职员表明情况后,他亲自下楼接待我们」,她指店员的善意,令他们用餐体验生色不少。团队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参考外地做法,提供可筛选设有「友善」设施的食肆资讯,以便残疾人士更易「搵食」,三人凭报告获消委会举办的「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
新赛事增数码元素

为配合消费文化、中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消委会新学年「变阵」,推出「智醒消费学堂」,取代举办24届的「消化奖」,除举办名为「消费.智专研」的专题研习比赛外,亦分别举办网上问答、网上帖文创作比赛,三项赛事得主均获奖学金。2025/26学年起举办名为「消费.智传人」的大使计画,招募历年得奖者为大使,协助推动三项比赛。

消委会青少年消费者教育改进工作小组主席彭楚夫指,「智醒消费学堂」增加新元素,可兼顾到中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与数码消费等生活习惯,让他们以趣味方式认识理性、可持续消费等讯息,「而非硬销消费价值观」,相信有助鼓励更多学校及学生参加。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