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美娟:区会不会只听一面声音

2023-06-26 00:00

麦美娟强调,区会改革后政府不会只听一面声音,否则对施政危险。
麦美娟强调,区会改革后政府不会只听一面声音,否则对施政危险。

(星岛日报报道)本届政府上任快一年,改组后的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可说是最多政策、措施出台的政策局之一,包括最受争议的区议会改革方案。民青局局长麦美娟接受《星岛》专访时表示,过去几年不止选举主导议会,更是政治主导,强调区会改革后政府不会只听一面声音,否则对施政危险。对于有民主派称向建制取提名如「屈辱」,麦美娟形容说法奇怪,指反对派过往亦曾向建制争取支持出任要职或地区拨款,认为对方应放弃斗争思维。
麦美娟表示,今次区议会改革令过去区议会乱象不再出现,透过多渠道产生方法,组成多元组合,令区议会更好发挥《基本法》第97条所指的谘询功能,「如果我们谘询区议会,只得一方面的意见,对政府都不是一件好事,不能充分掌握民意……有些人经常讲,以后区议会会否只得一面声音,这肯定不会,亦非我们想见,如果每次只听一面声音,对政府制定政策好危险、唔稳阵,反对意见都要知。」
民政专员任主席提升效能

区议会主席将来由民政事务专员担任,麦美娟认为除体现行政主导,更重要是提升地区治理工作及效能,日后民政专员会协调区议会、关爱队及三会工作。

新方案设立履职监察机制,她说有市民反映有区议员办事处经常不开门,「以往居民无得投诉佢唔做嘢,点都要忍佢4年(任期)」,但新机制下可确保区议员履职尽责、接触市民。

对于方案出炉后,不少现任非建制派区议员认为门槛过高,表明不连任,麦美娟指,是否参与选举属个人决定,但认为选举、争取提名从来不容易。

未来参选区议会直选需「三会」成员各3人提名,有民主派形容向「对家」争取提名是「屈辱」,曾任多年区议员的麦美娟说,以往区议会主席或委员会互选中,反对派争取建制派支持「唔系无见过」,形容有关说法奇怪,「唔可以咁赖,以往你(反对派)都会找人合作,支持你做工作小组的主席,或支持地区拨款。」她认为反对派应放弃斗争、非友即敌的思维,「大家一齐谂下为社区发展,可能更加好。」

对于有资深建制派形容,过往「选举主导」政治在香港似乎此路不通,麦美娟说,过去不论是立法会抑或区议会,倘单纯由选举主导,「议事时大家只看自己的选区、选票,怎会有大局思维?」
「选举主导」忽视民生议题

她指过去几年不止选举主导议会,更是政治主导,民生议题如交通、房屋等被忽视。

至于投票率,她说要视乎很多因素,「落一落雨都会影响投票数字」,又指近一年地区治理有改善,「市民可能觉得无咗要投票的逼切性」,认为不应只眼投票率,而是用正确方法找出合适的人担任区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