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中性粒细胞」 新免疫疗法抗肺癌

2023-06-13 00:00

左起: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临副教授龙浩锋、中大医学院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系主任杜家辉、助理教授邓铭权,以及博士后研究员锺一珲。
左起: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临副教授龙浩锋、中大医学院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系主任杜家辉、助理教授邓铭权,以及博士后研究员锺一珲。

(星岛日报报道)肺癌是本港头号癌症杀手,每年有逾5000宗新症及约4000宗死亡个案。中文大学医学院研发出新一代治疗肺癌的免疫疗法,有望在5至8年内临牀应用,为肺癌患者带来曙光。
研究团队指出,血液中很丰富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肺癌中担当重要角色,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更能大幅提升其抗癌能力,成为全球首创新一代肺癌免疫疗法,并已取得专利。

中大医学院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助理教授邓铭权解释,肺癌微环境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占血液中白细胞四至七成,主要为身体抵抗微生物及病毒侵袭,但当其从血液进入肿瘤后,其角色与功能会改变,并出现抗癌N1或促癌N2状态,若N1细胞愈多,肺癌病人存活率愈高。
异体使用不产生排斥

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患者组织发现,中性粒细胞在肺癌微环境中,会首先呈现促癌N2状态,需进一步转化才会呈现抗癌N1状态,突破了现有科学理论;而高级生物信息学研究显示,免疫调控分子Smad3基因,是肺癌微环境阻止中性粒细胞发展出抗癌N1状态的关键。
下一步大型动物先测试

小鼠实验亦反映透过基因删减或药物抑制中性粒细胞的Smad3基因,能大幅提高肿瘤中的N1细胞水平,有效阻止肺癌肿瘤生长,首次确定Smad3基因,在调节中性粒细胞的抗癌活性上能发挥关键作用。

邓铭权形容,血液含大量中性粒细胞,1袋250至300毫升血包,已能充分提供治疗所需细胞;加上中性粒细胞能自动追踨肿瘤微环境,且属先天免疫系统和不受血型限制,异体使用不会产生排斥反应,料新治疗除了可克服原材料短缺问题、降低价格和减低对其他身体部位的影响,亦能打破现有免疫治疗需抗原配对等局限。

研究团队称,虽然初步数据反映上述疗法可以应用于人体,但下一步会先再在大型动物进行测试,以确保安全,并研究能否把疗法应用于治疗其他实体癌,如胰脏癌、肝癌和腔腺癌等。研究结果已经国际医学期刊《自然通讯》中发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