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为粤港澳青年打造国际湾区而奋斗

2023-05-03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广大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故事,团结广大港澳青年,助力他们成长为国家所需、港澳所需的强国人才,进一步谋划推进港澳青年人心回归工作,以推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内地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重要抓手,我认为深入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我在深圳成立5万平方米的可参观交流的「波顿粤港澳青年交流基地」由香港特区政府、香港中联办、深圳市委等15个单位联合授牌成立,先后组织1万多名港澳青少年参加《基本法》、义工的交流培训。通过这些工作,我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构建活力经济社会共同体

第一,大力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优化顶层设计,落实「一国两制」实践高质量发展。以多元化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基地为抓手,支持更多港澳青年北上发展、落户,是当前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建议特区政府、中央统战部、港澳办、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真正的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督办落实,并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工作体系,形成以融合为特质的区域统筹协调机制,合力建设「中国香港城」等大湾区青年社区,引导更多港澳青年肩负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历史发展使命。

第二,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热土,加大力度推进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基地建设,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呼吁相关单位在平台载体、优惠政策、人才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导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树立正确发展模式,持续深化双创基地的侧结构性改革,以专业化引导高质量发展需求。

第三,加强粤港澳都市圈城市产业规划、空间规划衔接,形成独具魅力的特色城市品牌形象。通过做好民生融合的「硬联通」和「软衔接」,逐步形成统一完善的服务标准,并优化政策体系,吸引要素聚集,加强配套服务,使科技、医疗、教育、金融的深度融合,以高科技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对相关企业和人才的培养扶持,推动形成科技创新走廊,着力提升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发展的归属感、参与感和认同感,构建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共同体。
王明凡 全国政协委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常委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