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论政经|对接中东资金新机遇

2023-02-21 00:00

香港在复常路上要走得快,追回失地之馀,也要争取过往未有大力发展的市场。特首李家超早前率团访问中东,取得丰硕成果,与沙特和阿联酋两地的机构,共签署了13份合作备忘录或意向书,涵盖金融和创新科技等多个范畴,既展示了香港已重返国际舞台,更有开拓环球商机的实际意义。

众所周知,中东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资本实力雄厚,近年努力促进经济多元发展,以降低对石油产业的依赖。以往中东资金在资产配置上倾向欧美国家,但在地缘局势阴明不定的影响下,考虑到投资回报和分散风险的需要,正逐步加强在亚洲,特别是内地的投资占比。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2年12月访问沙特时,两国企业签署了34项投资协议,包括绿色能源、信息技术、云服务、交通和建筑等领域,涉及约500亿美元。
连系内地与中东

香港拥有成熟的营商环境,具备稳健高效的金融系统,加上货物、资金、人才、资讯自由流动,监管环境与国际社会接轨,更重要的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正好担当内地和中东之间的超级联系人,吸引中东资金和企业来港,推动内地和中东企业与投资者在金融、创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的深入合作。

例如中东国家正锐意加强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内地在这两个范畴的发展早已位列国际前茅,而香港在绿色金融的发展亦非常成熟。香港作为区域性的绿色金融枢纽,有力促进内地和中东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合作。另外,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为中东资产多元化提供了另一选择。中东拥有大量的高净值人士及家族办公室,香港在财富管理方面具有完备的配套,能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交易平台,满足中东投资者提高内地以至亚洲资产配置的需要。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有关内地与中东加强经贸合作的其中一个重要构想,就是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以人民币结算,虽然这一想法也许需要更多时间落实,但将是未来大势所趋。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现在要做的是继续深化和拓展人民币产品,好好把握人民币在国际间更广泛使用所带来的机遇。

最后,中东在宗教、文化和习俗上均有自己的特色,香港若要更好把握中东市场的机遇,必须贯彻作为国际大都会的特质,互相包容,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方能互利共赢,成功开拓这个潜力丰富的新市场。
李民斌
全国政协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