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在疫情下看郊野垃圾问题

2022-12-23 00:00

香港的郊游地点,大部分为法例保护,发展受限制,因此较少废气或污水排放等污染,但仍面对不少威胁,除生境破坏外,郊野垃圾就是较棘手的问题。绿色力量自二○一六年起以问卷方式每年进行《香港郊野垃圾调查》,从一些有郊游习惯的市民,及其郊游的频密程度,了解制造和处理郊游垃圾情况。

最新结果显示,受访者近年每月平均到访郊野二点四次,一般印象郊野在疫情下亦变得挤拥。若作进一步分析,有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与去年到访郊野次数相若,而增加或减少次数的各占约三成。至于增加或减少到访郊野次数的原因,或多或少都跟疫情有些关系,部分受访者因疫情改变了习惯,有些闲馀时间多了,有些却少了;亦有受访者因郊野人流增加,失去宁静而减少郊野活动。所以近年郊野涌现不少郊游新人,亦可能影响郊野垃圾的情况。

在疫情爆发初期,郊野人流短时间内大幅飙升,带来严重的垃圾问题,在过去两年调查中,均有逾六成受访者认为远足山径垃圾问题严重或非常严重,去年比例更创新高达六成七,而今年比例则下降至五成,跌幅近两成,可见今年情况已见改善。
料郊野垃圾量反弹

笔者近月多次郊游,亦察觉远足山径垃圾问题没早两年严重,特别是没有了大量口罩遗弃郊野的现象,情况令人欣喜,希望情况能够持续改善。不过要留意的是,疫情前的调查年份,认为远足山径垃圾问题严重或非常严重的受访者比例大约是三成多至四成多,似乎今年情况仍未回复疫情前。随政府放宽部分社交距离措施,政府辖下烧烤场及露营营地陆续重新开放,预计郊野垃圾量甚至有机会反弹!

至于最常产生的郊游垃圾,在疫情下首三位分别是纸巾、食物包装及消毒纸巾,情况和往年相若。在调查中表示郊游时会产生该类垃圾的受访者分别有六成五、六成和四成四,平均每人每次郊游产生每种垃圾一至两件。至于塑胶类郊游垃圾,受访者平均每次郊游会产生二点二件,数字较去年二点五件轻微下跌。塑胶类垃圾在自然降解十分缓慢,亦容易被野生动物误食,危害其生命;降解过程中亦会产生大量微塑胶,污染土壤及水源。而丢弃的纸巾亦影响生。
零碎在树丛草堆难清理

表面看来,郊游时产生的垃圾数量可能不算太多,但累积下来亦不能小觑,而且零零碎碎在树丛草堆中难以清理,更重要是郊野垃圾问题是可以由根本避免。市民如果能够做好源头减废,例如自备手巾和餐具,及顾及自然生境和公德,减少郊游垃圾,情况会更为改善。

处理郊游垃圾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均会将垃圾带离郊野丢弃。不过,个别类型的垃圾,包括即弃餐具、纸巾和消毒纸巾,则超过一半受访者仍然会弃置在郊野垃圾箱。可能由于这类型垃圾较污秽,令大部分人较不愿意带走,不过大家要留意垃圾箱内的垃圾有机会被大风吹走,野生动物亦会翻开垃圾箱觅食,始终「自己垃圾、自己带走」才是较理想的做法。

郊野是为巿民减压,舒展身心的公共资源,但是若果郊游时沿途满布垃圾,亦不是甚么赏心乐事。期望环境及生态局尽早推行「管制即弃胶餐具计画」,从源头减少即弃餐具,帮助减少郊野的塑胶垃圾,同时提升公众教育,并以罚则遏止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吕德恒
绿色力量高级保育经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