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做好跨局统筹 推动青年向上流动

2022-12-15 00:00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青年工作,在经常与青年人的接触中,对青年的困局深有体会。过去有调查显示,六成半受访者认为青年向上流的机会变差,反映社会普遍认为新一代的「上升」机会较过去为低。但为甚么香港人会对青年向上流感到悲观?特区政府又应该如何对症下药?

先讲讲青年的困境,青年向上流问题成因复杂,社会主流认为青年面对着「四业」,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上的挑战。无论是教育制度单一引致「内卷」,还是单一产业结构造成就业错配、守旧文化下创业环境不友善,以至土地供应不足衍生病态高楼价,这些问题都阻碍青年向上流,而要处理往往需要跨局、跨部门参与。
扩大「青年宿舍计画」

无疑,青年发展涉及跨政策、跨局合作,但在现行制度下政策局普遍不会视青年发展为主要的工作考虑。而即使成立了青发会与民青局等机构,青年发展在各政策局的政策「优先次序」上普遍都较低。为强化各政策局对青年发展的关注,政府应设立「青年影响评估机制」,确保所有政策推出前都有考虑对青年的影响、吸纳他们的意见;同时,政府应设立高层次的「青年发展办事处」与「青年事务专员」,负责协调各政府部门,并与青发会合作,共同推动青年政策。

近日电视剧《下流上车族》热播,「买楼难」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话。据研究显示,香港连续第十二年蝉联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之首,一般人不吃不喝二十三年才买得起一个单位,由于买楼压力大,不少香港青年甚至不敢结婚生子,买楼对青年人来讲甚至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为回应青年置业需要,特首在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增加「首置」土地,并接纳民建联建议扩大「青年宿舍计画」至酒店和旅馆,并试验私人参建模式,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为进一步推动「青年宿舍」,建议将计画交由房屋局规管,并视为「房屋阶梯」的一种,同时研究透过地价、卖地条款等要求,让私营发展商在兴建楼盘时预留部分地方兴建青年宿舍,让青年可同时享受屋苑的配套设施。另外,政府厘定青年宿舍租金时,不应单纯以市价作依据,而应以青年的承担能力作参考。至于五年的租住期无疑过短,应延长至八至十年,才能让青年有充足时间储蓄「首期」。
鼓励雇主聘用青年人

最后,疫情下经济不景,部分青年由于欠缺工作经验,导致搵工困难,青年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但另一方面,不少行业亦面对劳工短缺问题。「有人无工做,有工无人做」这个奇怪现象,都是因为人才供求错配导致。因此,建议政府加强行业培训,特别在一些长远来讲人才需求殷切的行业,以「先聘请、后培训」的模式吸引年轻人入行,并引入「新人入行」与「推荐入行」奖金,鼓励雇主聘用更多青年人。

今届政府是历来最重视青年发展的,不但成立「民青局」首个以青年为主体的政策局,更制定《青年发展蓝图》。无可否认,相比于过去碎片化的青年政策,今届政府的青年工作更聚焦、更有系统。但新政府最终能否破局革新,真正有效推动青年向上流,最终都要看局方能否做好跨局统筹协调,用心聆听普罗青年的声音,这样才可以推动青年向上流,帮助青年实现梦想!
颜汶羽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