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塌树悲剧再三发生 人手不足恐成祸患

2022-12-14 00:00

树木与人一样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假若树木健康出问题、老化、结构不稳或受病虫入侵,情况严重的话随时有倒塌风险,故此日常树木护养工作尤其重要。近期香港接二连三发生严重塌树事故,今年截至十月三十一日,全港发生二百零四宗树木断枝及塌树事故,共造成十八人伤亡。十一月二十九日跑马地亦有大树倒塌,压毁一辆载客的士,据报该树上月四日才刚由政府外判树队检查过,记录为整体状况尚可。政府声称致力进行树木护理、保育及管理工作,发展局更早于一○年已成立树木管理办事处,为何塌树伤人意外还是频繁发生?答案或与政府树木管理制度落后及前人手编制不足有关。
一人管理近三万棵树

现时政府土地及设施内树木的日常管理,包括检查、风险检评及修剪等工作分别交由不同政府部门分担,其中有九个核心树木管理部门,负责护养合共超过一百五十七万棵树,但整体具备树艺专业资格的树木管理人员总计仅四百八十三名,而且各部门的人手与树木比例严重不一。例如,建筑署须负责逾十四万棵树,惟树木管理人员却只有五人,当中仅三人具树艺专业资格;相反,土木工程署管理八千九百棵树,辖下树木护养队却有十名全数具备树艺专业资格的人员。到底各核心部门是按甚么原则编配树木管理队伍人手安排?各部门人手真的足够吗?

从数据来说,每名建筑署树木管理人员平均要护养近三万棵树,署方虽然有聘请外判承办商协助,但内部人手不足情况下,如何有效监督外判承办商工作成效、亲身落地区巡查及核实其呈交的树木护养报告,恐怕又成另一难题。即使树木管理人手较多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树木护养队拥有二百六十三名全数具备树艺专业资格的人员,平均每人需护养逾二千一百棵树,工作挑战同样巨大。
年检也是「不可能的任务」?

就以康文署为例,树木管理组须于每年风季来临前,即十一月至五月期间完成全数逾五十五万棵树的恒常检验,时间紧逼且工作量极为庞大,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检查树木健康状况及结构由最基本目测,再到使用小槌敲树干、声纳等专业仪器检测,「诊症」需要时间仔细及认真评估,不能因追赶进度而妥协。可是,除却树木年检工作,树木管理组人员还要处理数以万计的市民报告及投诉、执行由发展局树木办指派的工作。面对如此庞大工作量,现有人手编制完全没办法应付。

再加上,康文署人手行政编排也颇为令人难以理解,从事多年树木管理、具丰富经验及资历的专业人员本应是部门的珍贵人才,但据了解,由于职系问题,这些专业人员却有机会被调派到其他岗位,例如由树木组调配到泳池及沙滩,从事与树木管理完全不相关的工作,出现严重人力资源错配。树艺师是专业的「树医生」,试问当局会把公立医院医生突然调职到人事部、场地管理组吗?恐怕不会吧,为何树木管理专业人员却又不能专职专责?甚至连独立职系也没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当局必须改革树木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树木管理职系,由树木办统整各部门所有具丰富护养树木实战经验及资历、具树艺师专业资格的专业人员,统一指挥负责所有树木管理,解决「政出多门」、各部门树木组人手不均的问题,优化树木护养水平,同时,按需要及实际情况增加树木管理人员的编制。此外,应建立明确的晋升阶梯,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树艺专业。若政府不大刀阔斧改革树木管理制度,恐怕塌树伤人事故日后只会不断重复发生。
周小松
劳联秘书长、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