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林荫下教育:新界和离岛学校的故事
2022-09-26 00:00
昔日乡村学校遍布新界和离岛,为农村和渔村的学童提供基础教育。随着城巿发展和时代变迁,村校由战后高峰期的八百多所,到如今仅馀不足二十所,并以不同的转变,配合办学和教育的需要。
尽管新界地区在一八九八年纳入港英政府管治,但因港英政府早期对新界采取不干预态度,新界传统书塾的教育模式和功能最初并没有太大变化。其后,当清政府于一九○五年废除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培养备考科举人才的新界传统书塾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幸而新界的教育事业并未止步,书塾在传统的「四书五经」课程中,加入珠算、尺牍等应用科目,以满足当时社会需要及帮助乡村子弟学习谋生技能。一九二○年代初,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推行「壬戌学制」,随后更规定小学需要教授十二个科目,内地学制变化因而促成了新界书塾的转型。一九二六年,大埔官立汉文师范学校成立,为新界学校培训老师。接受新式师范教育的老师逐渐取代旧有塾师,而书塾也从名字、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转型成今天的「学校」。
二战后乡村学校发展迅速
二战结束后,国共内战接踵而至,大量难民涌入香港,乡村学校发展迅速。到了一九八○年代,香港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加上部分新界村民移居,适龄学童人口不断减少,影响生源。此外,一九八○年代新市镇发展,设有二十四所教室的标准校舍陆续建成,令乡村学校日渐式微,可幸仍有不少成功变革,继续在新界各区作育英才。
早期新界学校主要承袭书塾传统,大部分校舍借用祠堂地方或兼作祠堂之用,小部分则由村民集资兴建。随着时代变化,新界分别发展出由传统氏族、宗教团体、同乡会、业务社团、个人或民间组织兴办的各类学校。
香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转站,享有水运之利,吸引中原氏族南来定居,例如锦田邓氏、新田文氏、上水廖氏等。宗族兴办的乡村学校获本族大力支持,除拨出田地兴建校舍外,更提供不少设施。港英政府接管新界后,西方传教士纷纷到新界各区,开展传道及教育工作。至于在新界和离岛办学的本地团体,则有新界农工商业研究总会(新界乡议局前身)、香港东莞同乡总会、长洲渔业联合会等,照顾不同背景学童的需要。
众多历史悠久的新界和离岛学校参与及推动区内教育发展。在保存本地传统文化方面,不少由氏族、乡村和同乡会开办的学校,将教育与乡村节庆互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和感受传统习俗及其历史意义。
教育与乡村节庆互相结合
一些学校会将节庆日子订为学校假期,让学生参与庆祝活动。上水金钱村何东学校将每年大王福德宝诞正日(农历正月二十日)订为假期,让师生能够参与村内全年最热闹隆重的节日。部分学校更借出校舍作为庆典场地,好像长洲国民学校于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借出校园举办敬老及新春灯酌,联谊岛上街坊与乡众。
此外,不少由氏族开办的学校更鼓励学生参加本族的祭典,让子弟不忘祖训,学习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元朗新田敦裕学校由文氏所创立,因此每年的文氏青山省墓都是该校的重要活动。而廖氏祭祖亦是上水凤溪小学毕业生的共同回忆,即使毕业了半个世纪,校友对廖氏秋祭的省墓歌,依然印象深刻。
(注:本文由《香港志.教育卷》专家小组组长、香港教育大学李子建教授、郑保瑛博士及邓颖瑜女士合著。因出版格式所限,参考资料从略。文中内容纯属笔者个人意见与观点,并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学及其立场。)
郑保瑛博士、邓颖瑜女士、李子建教授
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教育故事」丛书系列共同主编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