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盘二手上月价量齐跌

2022-06-07 00:00

深圳楼市松绑力度有限,购买力外流下,5月新盘成交量按月跌近三成,楼价回落逾8%。
深圳楼市松绑力度有限,购买力外流下,5月新盘成交量按月跌近三成,楼价回落逾8%。

(星岛日报报道)内地持续推出楼市稳定政策,惟深圳仍未见相关松绑政策,购买力因此外流至周边城市,以致5月新盘及二手交投价量齐跌,月内录得1888伙新盘成交,按月跌近三成,楼价亦按月回落逾8%。业界预期,随深圳经济下行,加上仍未大幅放松调控,料整体楼市仍有待复苏,而港人对深圳楼的兴趣亦较低。
V+物业联展创办人沈永年表示,对比4月,5月份深圳一手交投量价齐跌,主要由于今年起全国「稳楼价」政策不断,惟深圳尚未有松绑政策出台,购买力因此外流邻近大湾区城市如东莞、中山、惠州等,以致整体市场需要更多时间复苏。上月深圳录得1888伙一手住宅成交,总面积约18.65万平方米,对比4月同期2612伙成交、涉约27.7万平方米,成交量按月大减27.7%,而成交面积亦锐减32.7%。另本月至今,深圳住宅新盘平均成交价约每平方米6.64万元人民币(折合尺价约7139港元),较上月均价约每平方米7.24万元人民币(折合尺价约7785港元),按月下挫8.3%。
一手上月录1888宗

回顾首季深圳楼市,一手住宅季内成交面积为84.66万平方米,较去年第四季的139.6万平方米,锐挫近4成。沈永年展望,次季深圳一手成交将继续量价齐跌,主要因为目前内地整体经济低迷,虽然自本季起,内地开始宏观调控、稳定经济,作为大宗商品之一的房地产无疑是稳经济的一个重要砝码,可以预料未来整体楼市将不断回暖,惟仍需一定时间,短时间内整体楼市还是处于下行阶段。另外就楼市松绑政策而言,目前深圳还未有较大的松绑幅度,整体楼市还需时复苏。

沈永年表示,随二手业主持续多个月下调叫价,新盘与二手楼价差距扩大,买家更倾向准现楼或较新的二手楼盘。4月份深圳共录2116伙二手住宅成交,平均成交价约每平方米5.63万元人民币(折合尺价约5230港元);对比3月份的1241伙成交、均价平方米5.53万元人民币(折合尺价约5946港元),成交量按月大增70.5%,成交价亦微升近2%。回顾首季,深圳共录32.94万平方米二手住宅成交,比去年第四季的57.73万平方米,减少约43%,而首季二手楼价则按季跌约4.6%。沈永年指,受疫情影响,今年初以来二手市场成交价不断下降,而自5月以来,市场LPR利率政策下调,刺激刚需买家购买二手住宅自用,预料次季二手住宅交投量价齐升。
楼市有待复苏

沈永年透露,最近香港人查询深圳楼盘的情况仍然较少,一方面深圳楼价高,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大湾区其他城市交通更便利,港人更倾向选购深圳邻近城市的物业。虽然早前央行下调5年期LPR利率15点子,对港人购买深圳物业的意向有一定刺激,惟从谘询及成交数据来看,港人对深圳周边城市的热情更高。另外疫情缓和,对整体大湾区楼市而言属利好消息,但港人对深圳楼的购买意欲还是较低,一方面深圳楼价依然高企,另一方面深圳尚未有楼市松绑政策,相较周边城市频出的楼市利好新政,港人会更垂青周边城市。

CK创大地产执行董事黎谊表示,近月深圳楼市持续不景,因为疫情以致封城封区,市民无法外出,不少外资企业撤走,工厂经营亦相继陷入资金问题,经济波动下,楼市亦开始反映现实。虽然最近内地持续推出楼市放宽政策,政府似乎积极开绿灯,惟市场仍因经济受创而充斥负面情绪,买家审慎入市,即使政府推出有关的贷款利好政策,惟整体楼市在疫下暂时未见政策成效,交投疏落,预料次季成交量继续下行。
港买家持观望态度

黎谊续指,由于深圳楼价已贴近香港,加上两地交通更趋便捷,因此港人宁愿购买升值潜力更高的香港住宅,鲜少购入深圳物业。深圳住宅的租金回报率较低,楼价亦已持续上行多年,因此港人大多因为工作所需才会购买深圳物业自用。以往港人买家多选择关口区,如罗湖及皇岗,惟现时会倾向购买较边陲地区,如光明、龙光,期望边陲地区楼价可以追落后,升值潜力较大。尤其疫情持续2年多,内地与港尚未通关,人流减少,深圳楼市交投更显疲弱。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