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爱国教育,所爱何国?
2022-06-01 00:00爱国教育,所爱何国?这是推动爱国教育所必须先解答的问题。一国两制,此国为何?是历史上的中国?是文化中国?还是当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毫无疑问,当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中国宪法第三十一条,香港实施特别行政区制度,这是奠定一国两制的宪法依据,同时在《基本法》序言中有明文阐述。因此,从法理逻辑上来讲,从政治伦理上来讲,在一国两制之下推动的特区爱国教育,这个「国」,当然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教育或者说爱国教育所要提升的国民身分认同,就不仅仅是提升对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的身分认同,更要提升对当今中国的身分认同,这才是完整、全面而有效的爱国教育。
对当今中国的身分认同
笔者倒不是认为文化历史中国的身分认同不重要,更不是认为历史文化中国与当今中国可以截然二分,而是从一个实践经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此话怎讲?香港社会有其独特的历程,有其长期脱离了内地母体的历程,这造成了香港社会对于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发展,总是有种似近还远的若即若离感。历史文化尤其传统生活习俗的保留和认同,在香港是相当普遍存在。但对于内地的社会政治变迁发展,香港却几乎被隔绝了参与。不是说内地和香港之间没有社会政治上的联系,而是这是「联系」,不是「身在其中的参与」。因此,对于内地的种种试误式(Trial and Error)的发展变迁,更多的是陌生感、疏离感甚至不带好感。
因此,当我们推动国民教育、爱国教育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推动认同历史文化的中国,这个仅仅是起点,但绝对不是终点。如果对当代中国的认识、理解和认同没有提到国民教育、爱国教育的议事日程之中,那么这种厚古薄今的爱国教育,就会很大机会提供给别有用心的人一种以古非今的机会。事实上,在过去十几二十年以来的国民教育实践经历之中,反对派政团就是采取这样一种光谱上的「分工」:有极右深黄的所谓「港独」派、「自决派」,也有貌似中间偏右的「爱历史文化中国而不爱当代中国」之类的派系。笔者所说的以古非今,事实上已经发生过,这不是预测,而是总结。
今天在高中阶段实施的公民及社会发展科,也就是取代原有的通识教育科的新核心科目,其课程纲要就能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提升学生对当代中国的认识,从而培养对当代中国的认同感,当然也绝不是放弃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认识,但本末分明,立意清晰,值得高度肯定!
邓飞
中学校长
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