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发展中医药成高增值行业

2022-05-25 00:00

第五波疫情渐趋稳定,近四百名内地援港医护人员早前功成身退、离港返回内地。在抗疫期间,内地对香港有求必应,派来西医外,也有十多位中医,实现了香港中医界「零的突破」,促成历史上首次中医与西医共同参与治疗住院新冠肺炎患者,成为重要先例。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爆发时,不少香港中医自发提供视像义诊兼赠药,并帮助康复者调理,中医药明显发挥了功效,市民对服务也需求殷切。中医药是香港的传统优势,然而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存在许多限制,正待特区政府在制度和政策上「拆墙松绑」,创造机遇,激活产业。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瑰宝,累积了数千年的智慧,以及史上多场瘟疫的经验,在这次疫情中贡献良多。国家一直重视中医药,先后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计画(二○二一至二○二五年)》,致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期望二○三五年融入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主流医学体系。香港中医药具有贡献国家相关领域发展的战略意义,然而香港中医一直以来被香港医学界轻视,虽然香港中医和西医均有清晰的法律规管,但一直以西医的角度来规管中医,令发展难有成效。笔者就香港中医药发展有以下建议。
正规化管理 设中医药管理局

首先,建议正规化管理,成立中医药管理局,由中医药界人士担任管理层,以「行内人管行内人」,建设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强与内地配合,制定中医及中医护理人员培训和临牀实习计画,就中医药发展作出中长远规划,定下清晰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及策略,持续提升中医的地位,让香港发展成为中医中药港,贡献国家,走向国际。

其次,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将于二○二五年落成,虽能提升中医的地位,但服务名额僧多粥少,加上位处偏远,受惠人数有限,未能惠及整个中医药市场的发展需要。建议特区政府增加资源,把中医服务纳入公营医疗体系,在各医院内设立中医专责部门,并推动保险公司将中医药纳入医保,以平衡公私营中医服务的需求。

第三,中医讲究「治未病」,建议特区政府向社会投放资源,进行中医药教育、推广,加强十八区的中医诊所服务,以及推动中医药公私营合作、支持中西医协作,发挥其基层医疗的作用,协助分流病人。

中医药在香港历史悠久,适逢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中医发挥智慧、功效救急扶危,加上中药价格相宜,可以减低特区政府公共医疗的开支。以新冠肺炎为例,中医可治疗轻症病人及协助病后康复调理,西医则集中资源抢救重症病者,各司其职、互相合作。香港中医药进一步发展,才能把握内地这个全球最大中药生产者和消费市场潜在的机遇,并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优势及「超级联系人」的角色,配合国家将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共创双赢。
胡晓明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前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