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文化艺术发展须具备完整蓝图

2022-04-20 00:00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对香港的文化艺术发展具指标性作用。为了加强对文化艺术的统筹和领导,政府早前公布的架构重组方案中,建议增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使文化事业及产业发展受专责政府部门推动,毫无疑问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一步。目前,政府仍未进一步透露文体旅局的具体职能和使命,笔者谨提出文化艺术「五化」的建议发展方向,期望为政府未来施政提供较整全的蓝图,从而推动文化艺术早日提速发展,赶上国家发展大局的高速列车。
「五化」发展方向

第一,文化产业化。过去一段时间,社会对文化产业化颇有建言,包括政府官员、商界领袖、行业专家都提到了文化产业化的概念,但内容大多聚焦在产业化的具体「方法」,而甚少提到其「关键指标」,即如何衡量产业化的进展,从而对政府政策形成指引效果。政府应参考由国家文化及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编撰香港《文化产业发展蓝图》,提出明确的路綫图和时间表以外,更设定了文化服务的主要发展指标,纳入文化产业占GDP比例、文化机构年流通人次、举办各类活动次数、年服务人次等,以指导各部门工作,制定出符合发展需要和现实情况的政策与措施。

第二,文化社区化。文化艺术的内涵丰富,除了有「高大上」的一面,以社区文化形式呈现的贴地元素,能拉近市民与文化艺术的距离,从而推动全社会一同参与到文化艺术发展当中。目前,文化社区化的概念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私营机构倡导,如教大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曾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合作,举办名为「西油记」的社区艺术展览,但欠缺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政府可参考《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方法》,营造有机的、注重微量更新的社区更新模式,并举行城市空间艺术季,鼓励不同社区围绕多元化的主题,如乡村、工厦、工业村,打造具社区特色的文化艺术空间,反映社区活力与共同愿景。

第三,文化智慧化。在疫情影响下,世界的文化智慧化高速发展,造就在艺博会、AR/VR展览、在綫导览与直播互动等崭新文化活动形式。政府近年推动「艺术科技」,虽尝试贴近世界潮流,但主要体现于展览或表现形式,而未真正走进智慧化管理的大门。政府可参考国家「互联网+公共文化」的概念,积极开拓智慧图书馆、全民艺术普及云平台、文化遗产数字讯息平台等。与此同时,文化机构的数据驱动决策亦是政策上的空白,如何善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政府和民间文化机构的云端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并实现智慧服务、智慧分析,同样值得政府认真研究。
连结大湾区与国际

第四,文化专业化。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在《施政报告》亦明确将「培育人才」列为新文化定位的五大发展方向。根据香港艺术发展局的各项人才计画,目前对「人才」的定义,主要为文化艺术的前创作者,以及艺术行政管理人员两大类,但未有充分涵盖文化研究的领域。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当中,提及「推进各级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建设,加强行业智库体系建设」,政府应积极拓展文化人才的定义,并推出针对性的培育和引进政策,更要支持文化智库发展。这有助于充实香港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学术研究的支持下,能够进一步加强政府政策和机构发展的成效。

第五,文化盛事化。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应同时做到「大湾区化」和「国际化」,并将两者有机联系、拓展。事实上,内地已有许多成功的文化盛事例子,如「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江西「百县百日」文旅游消费季等,香港应积极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出大湾区国际艺术节和大湾区消费月、消费季等盛事。此外,香港亦可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善用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推动成立大湾区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博物馆联盟、图书馆联盟等,致力与中华文化一同「走出去」。

正如体育发展的「五化」蓝图,文化艺术同样需要整全的规划,才能确保产业发展未来行稳致远,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建设上开创高峰。碍于篇幅所限,只能概要地论述「五化」发展的概要,未来笔者将围绕「五化」,提出各项更具体的政策倡议,供政府参考。文化艺术是全社会的大事,笔者同时期待透过抛砖引玉,能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对文化艺术发展的积极倡议,为政府出谋献策、输送智慧。
何子煜
政贤力量青年时事评论员
民间《施政报告》起草委员会文化艺术范畴核心成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