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局倡「数据安全一国两制」

2022-03-21 00:00

金发局主席李律仁指,「数据监管安全的一国两制」将为本港带来重大机遇和优势。
金发局主席李律仁指,「数据监管安全的一国两制」将为本港带来重大机遇和优势。

(星岛日报报道)中美双方近期就审计底稿问题争议不断,金融发展局(金发局)主席李律仁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大数据年代创科技术掌握愈来愈多日常数据,世界各地监管当局对数据安全的敏感性增加可以理解。预计在可见的将来,「数据监管安全的一国两制」将为本港带来重大机遇和优势。

李律仁解释,现时中概股的审计底稿同样不能轻易带走至本港,不过中港两地监管部门合作经验长,互信基础深,所以该问题较美国容易解决。「数据监管安全的一国两制」为局内一些前瞻性小组提出,监管机构未来或可考虑发展一套机制,令中港数据某种程度有互通性,两地愿意及容许一同分析数据。
退市危机只属短期

至于中概股当前面临的潜在退市危机,李律仁指宏观上看,当任何监管事件发生,影响股票需求,对投资者数量、买卖便利性一定有所影响。不过,美国监管当局的做法只能短期影响投资买卖行为,若投资者有兴趣参与及分享中国公司的成长,中长期仍会继续来香港买卖,预计短期波幅后,本港新股市场将会更加丰富。

近年本港致力于拓宽多样化的上市入场渠道,政府正研究容许未有盈利的科技公司来港集资,惟目前「创新」的定义尚未被厘清。李律仁认为,承接18A章未有盈利生科股的经验,本港正为新股上市增加可能性。提及何谓「创新」监管者自然会联想到众多指标条文,但他提议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减少使用硬指标,只要通过上市委员会的审核即可,达到效果或会更好。」
不必过分保护投资者

李律仁进一步指,过去在探索18A章时积累的经验可运用其中,同时亦可参考拟上市科企的现有投资者背景及数轮融资进程。不过,他提醒监管部门不要过分保护投资者,避免最终既扼杀投资者的机会,而又放弃了自身的优势。

此外,第五波疫情肆虐,「禁足令」传闻四起,李律仁派出「定心丸」,指资本市场定会正常运作,对金融市场不会产生任何问题,投资者毋须太过担心。当中原因有三:其一本港电子化程度高;其二,国际上其他地方均经历过不同形式的禁足例如伦敦,存在许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其三,根据其他市场的案例看,对金融市场并不会产生影响。

GEM板水尽鹅飞,常因交投低迷、上市宗数萎缩等问题被市场诟病,甚至有人建议考虑将其转型为「大湾区」专板,甚至是「一带一路」板,成为当地中小型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李律仁则认为,短期内先不要着墨于改革GEM板,专注发展其他上市渠道,待日后发现契机再作打算。

李律仁坦言,本港从设立GEM板开始,延伸到后来愈来愈多上市渠道,例如21章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未有盈利生科公司、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等,至今再回头检视第一件产品并不容易,发展过程中部分上市模式亦令GEM板失去原本的目标市场,不是有灵丹妙药就能改头换面。
SPAC循序渐进即可

不过,本港上市模式的发展并不会因为避免与第一件产品重叠,就停滞不前。他建议短期内,先不要过分关注改革GEM板之事,GEM板亦非是今日最大机遇,应将时间多花费在其他产品上,并一边留意是否有改革的机会。例如,若主板盈利要求大幅提升,GEM板便显现出机会。

此外,SPAC今年初正式登陆本港,李律仁表示,全球视野下SPAC已经过了最不稳定的第一波热潮,既然如此香港便不再需要追赶潮流,同时亦不需承受第一波热潮退却的后遗症,这一刻不如最大化其他好处,稳步发展、循序渐进即可。现时SPAC合并前仅机构投资者可参与其中,他续指SPAC在特定条件下才成功,即取决于De-SPAC(与目标公司合并)阶段,因此在De-SPAC前不一定需要更多人分享。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