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与辛亥革命及广东政局

2022-03-14 00:00

全面收集和梳理资料是编撰《香港志》的基础,依靠原始材料和档案的解读,我们才能发现更细致的历史事件和脉络。笔者长期阅读和研究东华三院档案,深刻感受东华资料的宝贵,也从中看到不少与大历史相关的材料。刚刚过去的二○二一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一十年纪念,笔者希望藉助东华相关档案,跟大家谈谈东华、香港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内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当时主导广东政局的是清末新政时成立的广东谘议局,当局审时度势,宣布独立的时间相较湖北、湖南等省稍晚。清末各省设立谘议局,为推行君主立宪做准备,每省有功名且在地方上有地位的人士均有资格进入谘议局当议员,这批地方精英也成为辛亥革命之后主导地方政权的主要力量。

十分有趣的是,广东谘议局在决定独立前夕,先发送电报到香港东华三院谘询意见。我们可在东华三院的档案中看到相关资料:辛亥农历九月十八日(阳历十一月八日),东华三院开会讨论广东独立问题,「江孔殷来电,详及省地即日总商会集议,宣布共和条件,请举代表到省,请公定公议。」江孔殷等谘议局人士讨论独立时,希望东华派出代表一同讨论,反映出东华三院并非慈善机构那么简单,而是香港华人的代表机构。江孔殷是晚清进士,人称江太史,儿子为南海十三郎。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民国时期广州举足轻重的领导人物。他曾通过广州广仁善堂协助安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而广仁善堂亦与东华三院关系密切。

广东谘议局发电报给东华之后第二天便宣布独立,即农历九月十九日(阳历十一月九日)。同日,胡汉民率同盟会华南分会的核心人员,包括李煜堂、林护(又名林裘焯)、伍廷芳、余斌臣和谭肇康等人赴穗,至谘议局,受各界欢迎,胡就任都督,李煜堂为财政部长,伍廷芳则担任外交部长。上述人士不仅为同盟会成员,同时亦是香港重要的商人。他们与陈炯明等军事力量结合,创军政府雏形于谘议局,在谘议局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的军政府,而这一政府亦与东华有密切关系。不过,当时港英政府不愿意东华过多参与大陆政治事务,因此东华亦需小心行事。

我们可看到,东华三院和香港商人在纷纷扰扰的清末民初广东政局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丁新豹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及
名誉高级研究员
《香港志.总述 大事记》主编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