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ESG评级分歧大 如何对症下药?
2022-03-07 00:00财政司司长在最新一份《预算案》中,提出多项推动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发展的措施,又预告会再度发行零售绿债,让市民直接投资具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由政府亲身提供投资机会,无疑有助推广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不过要提升市民对这类产品的信心,市场上还需要有可靠的方式,评估其他投资项目在推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依赖评级机构为企业在环保、社会及管治(ESG)方面的表现评分,是方法之一。
但现时评级机构对企业的ESG评分结果不一,普遍有重大分歧,令投资者无所适从。要处理这问题,需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的Florian Berg和Roberto Rigobon,以及苏黎世大学的Julian Klbel联手进行的研究(下称「差异研究」),为此作了深入讨论。
三类分歧导致评分差异
他们就六家广受认可的ESG评级机构(KLD、Sustainalytics、Moody’s ESG、Refinitiv、MSCI和S&P Global)的ESG评分进行分析,最终将各机构之间评分出现的分歧分为三类,分别为范畴(Scope)、量度(Measurement)和权重(Weights)分歧。
其中,范畴分歧是指各机构用作量度ESG表现的范畴各有不同,例如某些会量度企业的碳排放和劳工措施,其他则没有。差异研究发现,这六大机构的评级分歧,有三成八是源自范畴分歧。
至于权重分歧,则是评级机构对各ESG范畴的重视程度不一,例如KLD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范畴,分别是气候风险管理、产品安全性和雇员报酬,所以放大了这三个范畴的评分。差异研究发现,各机构的评级分歧中,有百分之六是源自权重分歧。
比起量度范畴和权重的分歧,量度方法造成差异的更大。差异研究发现,各机构的评级分歧中,有五成六是源自量度分歧,即是各机构采用了不同的指标,量度相同范畴的表现,例如同样是评估劳工待遇,有评级机构会量度员工流失数字,有的则会计算雇员向雇主兴讼的数目。
评估含主观因素 偏见造成误判
差异研究又发现,量度分歧有部分是来自评级者的偏见,其中一类是光环效应(halo effect),即是当某企业在某个范畴的表现取得高分时,同一评级机构对该企业在其他范畴的表现,也倾向予以肯定。以上发现带出了一个问题,就是ESG评分总不免涉及评级者的主观判断,导致分歧。
各种原因造成的量度分歧,可导致极大的差异,其中Sustainalytics和Moody’s ESG对企业在游说工作方面的评分,以及Sustainalytics和Refinitiv对企业在原住民权益方面的评分,分歧甚至大得出现相反的结论。
监管者、评级者、企业有事可为
要完全消除分歧,不太可能,但某些差异却可透过统一标准收窄。正如智经早前介绍,现时各地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对企业披露ESG表现的方式,仍抱持不同标准,导致各企业所披露的资讯难以互相比较。有鉴于此,负责制订企业报告国际准则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已着手拟订全球通用的企业永续披露准则(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s),让企业日后可提供全面资讯予全球金融市场。差异研究认为除此以外,监管机构还可协助ESG评级机构以统一方式,为计算评级的指标分类,以便投资者作对比,并促进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
差异研究又建议评级机构清楚交代各量度范畴的定义、加权的准则,以及量度的方法,并找出评级者形成偏见的原因;而被评分的企业,则应与评级机构合作建立量度ESG表现的合适方法,并确保它们披露的资讯便于公众获取。
投资者有责 宜做足功课
至于投资者,当然要多做功课,不能过于依赖评级机构的评分。差异研究建议,投资者可从多家评级机构,取得各项量度指标的数据,再根据个人需要分类和加权,以作评估。至于不同量度方法造成的分歧,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将各评级机构的分类指标加总,再取其平均,这虽然不能消除评级偏见的影响,却有助减少不同量度方法造成的差异。
归根结柢,纵有合适的监管、评级机构的精准分析,以及企业的开诚布公,投资者也需为自己负责,方可找到合心意的投资产品,并减少集资者以可持续之名,行持续「漂白」、「漂绿」之实。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