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过渡房屋短视不切实际

2022-02-16 00:00

众所周知,对一般香港人而言,上车置业的路途总是十分遥远,甚至更因楼价过高难上车而蜚声国际。根据房署公布,公屋的平均轮候时间已高达五点九年,足足创下二十二年新高,可见市民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虽然近年政府在短期闲置土地上,引入砌积木式的「单元预制」建筑技术,兴建过渡性房屋,亦即「组合屋」/「积木屋」,以纾缓基层人士的住屋需求,但此举是明智还是本末倒置?
放宽地积比率可值一试

现时本港共有三个「组合屋」的过渡房屋项目,均由政府资助发展,分别为位于南昌二百二十的项目,可提供八十九个单位数目;深水埗钦州街西与通州街交界项目则可提供二百零五个单位;葵涌业成街五至七号则有一百个单位,合共有三百九十四个单位应市。政府更预料在二○二三年底,将有一点五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供应。原本过渡性房屋的目标,是为正长期轮候公屋或居住环境恶劣的基层市民,提供一个可负担的容身之所,以改善生活质素。但笔者实在难以理解,既然有闲置土地,政府何不直接兴建永久房屋?因为过渡性房屋的住户一般只可以居住大约三至五年的时间,时限过后便要再另觅居所,幸运的可能是分配得一间公屋,但亦有可能是劏房、蜗居,甚至要露宿街头,这种掩耳盗铃的方法可取吗?笔者认为这方法既费时又失事,绝对称不上是一项德政,只是聊胜于无的一项小恩小惠。

为了解决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过往一直有不同学者提倡要放宽地积比率,笔者对此亦十分赞同。地积比率其实泛指楼宇准许发展的总建筑面积与地盘面积的比例,当比率愈高,可兴建的楼宇面积便愈多,现时港岛区的地积比率限制为八至十倍,而九龙半岛为七点五至九倍。简单而言,以地积比十倍为例,一万方尺的土地最多可兴建的总楼面面积为十万方尺。大家可想像,若容许地积比率增加多三倍,即有十三万方尺,以每个单位最少有三百方尺计算,即可以提供四百三十三个单位,较原本的三百三十三个,变相多了三分一的住屋供应数目,意味有一百户家庭有楼住,同时亦可享受宽敞的居住环境。这样一来,人均面积可以提高之馀,亦对原本的交通网络、供水、渠务承载力、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的提供等不会造成太大压力。

如没有土地,如何拆卸旧楼迁移人口?放眼等待新界东北发展、明日大屿等计画主要大量造地,笔者认为较直接和快速的方法便是放宽地积比率,特别是针对旧楼重建,因为未来三至五年间,将会有超过八千六百幢的旧楼楼龄超过五十年,当中保养开支极度高昂,而且有些更因为过于老旧而难以修复,导致意外频生。虽然政府有拨出超过一百九十亿元,资助旧楼业主进行保养和维修,但与其花费大量公帑开支左修右补,倒不如拆卸重建更好。
吕迪祈
工程界社促会青年部副主席、
大舜基金智囊团成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