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3°C,三思

2021-11-15 00:00

「吕志和奖」本月在脸书专页推出气候变化系列短片,希望更多人一同关注这个危及全地球生物未来的重大议题。
「吕志和奖」本月在脸书专页推出气候变化系列短片,希望更多人一同关注这个危及全地球生物未来的重大议题。

十月是香港的跑步和户外活动的好季节,大大小小的赛事都趁着这段凉风送爽的时间举行,但跑友们都有同感,近年适合在户外跑步的日子愈来愈少,天气愈来愈热,加上空气污染,再而是台风暴雨愈见频繁。大家都切身体会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目前,全球的平均气温已较工业革命前上升超过摄氏一度,有研究指出,若升温至三度,人类不仅失去在户外活动的自由,更危及基本的生存所需。届时全球有约五十个城市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遭淹没,亚洲地区更是重灾区,香港的中环码头可能被淹至「没顶」。

面对气候变化,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比人类承受更大的风险。在距离我们不远、同属亚洲的大堡礁托斯海峡(Torres Strait)原有一处仅高于海平面三米的小岛,那里是澳洲独有的珊瑚裸尾鼠的栖息地,但由于过去十年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频生,导致该小岛多次被淹没,过去十多年科学家都没能在岛上找到珊瑚裸尾鼠的的踪影,澳洲政府唯有宣布该物种已灭绝,被公认是全球首个因气候变化而绝种的哺乳类动物。

如果我们再坐视不理,同类的事件还陆续有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OP15)上月中举行,会上总结了目前存有的八百一十个物种中,有超过一百个处于灭绝边缘。一切并不是危言耸听,香港大学最近发表研究报告,地球于五千多年前曾发生极热气候事件,当时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令温度急升,导致百分之四十六点二不耐热的浅海物种灭绝。研究人员更警告,当前人类活动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比当时更为迅速,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果断行动,海水温度持续上升很可能导致水中的含氧量减少,使在浅水栖息地以上适宜栖息的范围收窄,在那里生活的动物被逼栖息在高温之中,增加物种大规模灭绝的风险。

为了应对全球暖化,联合国早于一九九二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管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冲击。缔约方每年举行峰会(COP),商讨各国的应对承诺和行动方案。著名的《巴黎协定》就是在第二十一届大会COP21通过的,协定每隔五年作进展评估。笔者下笔之际,COP26正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全球关注者翘首以待,期望各国加大减排力度,提交具体、可行方案以争取于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会议首日就迎来好消息,各国就二〇三〇年前停止砍伐森林达成协议。

身在香港,我们除了关注峰会 的成果,亦应关注本地的气候政策。上月特区政府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力争在二〇五〇年达致碳中和。本港前三位的碳排放源分别是发电(66%)、运输(18%)和废弃物(7%),这三大方面都与我们日常的用电和生活习惯、消费模式息息相关。如何在减排的同时,保持经济发展、平衡生活质素,无论政府官员还是个人,都要三思。

吕志和奖助理总经理程珍

过去数十年,海洋吸收了超过九成因为人类碳排放给地球带来的额外热量。
过去数十年,海洋吸收了超过九成因为人类碳排放给地球带来的额外热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