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基层抽签租住私楼 有冇得谂?

2021-10-12 00:00

为鼓励市民接种新冠疫苗,早前有发展商推出「打针抽私楼」的大抽奖计画,结果一名三十五岁男厨师抽中并获赠位于观塘的「千万豪宅」,从片段可见,抽中私楼的青年甚为兴奋,直言「很兴奋、很开心,完全没有想过会赢到这个终极大奖」;发展商则表示,若于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或之前,全港有五百万人或以上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会再以抽奖形式送出另一个「千万单位」。笔者向来是「比较贪心」的人,一直在想,如果更多基层都能够住在私楼,这份喜悦岂非能够「传遍全城」?

关于「打针抽私楼」的议题,前阵子就开始在朋友圈中热议,身边有朋友告诉笔者,其实在外国例如美国纽约,就有「强制包容性住宅」(Mandatory Inclusionary Housing)计画,规定发展商在指定区域建屋时,必须拨出一定比例的住宅楼面面积,提供「可负担房屋单位」(Affordable Apartments);按此思路进发,如果在香港实行类似计画,就是部分中、低收入的家庭,都可以有机会居住在有质素、有设施的私楼。

笔者翻查资料,原来纽约市长白思豪几年前就提出计画,要在十年内增加或保存二十万间「可负担住房」,而「强制包容性住宅」(MIH)就属于其中一环。这个计画的特别之处,除在于要求发展商在指定区域内建屋时要拨出一定比例的面积作「可负担住房」外,亦会因应不同的「收入群组」而定出不同的「可负担住房」面积比例;例如,建屋计画的「可负担住房」对象为「地区收入中位数」六成的家庭,或需要兴建二成五的「可负担住房」。

对于纽约这房屋政策,有批评声音质疑计画会令到发展商因「无利可图」而令落成单位减少,亦有意见批评计画可能需要政府「大额补贴」,否则难以成事。笔者认为,如果这个计画能够在港实行,「基层住私楼」就不是「梦儿」;不过,这计画不能完全搬外国一套来香港,亦不能一下子全力实行,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在作出通盘考虑后,可先找一、两块地做试点,如果推行得顺利,再把计画推而广之。

根据公开资料,美国的「可负担住房」是以不超出家庭每月收入三成计算的;若把情况套用在香港,以二〇年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为二万七千元作计算,一个由私人发展商提供、出租的单位,租金以至其他收费,大约就是八千一百元。再进一步计算,如果计画能够「推而广之」,以二〇年有大约二万零八百八十八个私人住宅单位落成作基准,若然当中有一成作为「可负担住房」,一年就约有二千个优质私人住宅单位供中下阶层入住,十年就有两万个。相比起现时只有一人或两人可以「抽到」、「赢得」千万元豪宅,将来若有过万个家庭可以用「可负担」租金租住私楼,这种「众乐乐」,会否比「独乐乐」兴奋得多?

梁熙

民建联常委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