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中心缺网络医生 局限转介病人数量

2021-10-03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公院轮候时间不断上升,为减轻专科及医院服务的压力,今届政府大力推动地区康健中心,改革现时「重治疗,轻预防」的医疗系统,目标在每个地区建立康健中心,支援长期病患者。首个地区康健中心在二○一九年落成,惟市民甚至是家庭医生,普遍仍对康健中心的认知不足,透过康健中心进行「三高」的预防性检查及护理的服务人次仍然偏低。香港家庭医学学院副院长刘浩濂认为,政府应更早更多与家庭医生进行解说,促医生参与中心成为网络医生,以提升相关服务人次。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则相信,日后每区落成康健中心,医疗集团操作上可更容易转介病人到康健中心接受其他治疗,届时情况应会有改善。

葵青地区康健中心至二○一九年九月至今已开业两年,截至去年十二月参与服务及活动累计有五万七千人次,其中去年四月至十二月就有四万四千六百人使用服务,接近成立初期目标的每年五万五千人次。不过,透过康健中心进行「三高」的预防检查及护理的服务人次仍然偏低。中心累计转介市民诊断糖尿病或高血压及参加慢性病管理计画只有逾一千八百人,而由网络医生或医管局转介中心接受慢性病管理计画亦只有二千八百人。

香港家庭医学学院早前进行「家庭医生对香港地区康健中心观感」网上问卷调查了解相关原因,当中访问了三百二十一名受访者,当中有八成七为全职执业医生,四成半受访者在私营机构工作,五成三在公营机构工作。

三百多名受访者当中,只有十一名在私营机构工作的医生以网络服务提供者形式提供服务,没有公立医生加入。一百四十四名未加入地区康健中心的私家医生中,近半没有考虑加入,当中认为中心对现有的工作没有帮助、私家诊所的规模太少、忙碌及复杂的申请程序各占二成五。诊所地区没有相应的康健中心也是其中一个关键,至于公立医生最常见不加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公共医疗体系工作。

由于康健中心的网络医生不足,令转介潜在病人的数量亦受到局限。据现时葵青地区康健中心网站显示,该中心至今连结了逾一百五十名来自当区或邻近地区的私营基层医疗医生、专职医疗人员等,当中有逾五十名为西医,提供慢性疾病计画谘询及诊症。刘浩濂认为,调查揭示,家庭医生对康健中心的了解不足,亦影响患者使用康健中心作护理服务,「因为现时要参与慢性病管理计画,都要由网络医生转介,如果网络医生少,就少些病人可以享用服务。」即使成为康健中心的网络医生,亦未必转介到患者到康健中心接受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病管理计画。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指出,其医疗集团虽然有参与计画,私家医生亦可将病人转介至地区康健中心跟进,但现时只有数区将设立康健中心,难以转介病人跨区到所属地区的康健中心安排其他治疗,「即使是在这区看医生,亦未必是住在这里附近。」不过,他相信日后每区落成康健中心后,在系统上较客易转介病人到康健中心接受治疗。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院长黄仰山亦认为,如十八区均设立康健中心,相信会吸引更多医生成为中心的网络医生。另外他亦提议政府可在每区康健中心落成前,更早及更多向家庭医生解说,推行他们加入为中心的网络医生,令更多患者使用康健中心作护理服务。

刘浩濂亦期望,未来家庭医学学院可以与基层医疗健康办事处加强合作,为医生提供讲解服务,让医生明白康健中心可以如何协助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基层医疗作为医疗制度「第一道防线」,当中家庭医生更是基层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新冠疫苗接种计画就凸显本港没有家庭医生制度的问题。食衞局局长陈肇始曾经呼吁市民找家庭医生查询自己是否适合接种疫苗,但不少市民却不知道甚么是家庭医生。香港家庭医学学院副院长刘浩濂认为,如本港要发展至如英国NHS制度(国民保健服务)及内地重点人群家庭医生制度,须投资颇大资源,而现时本港的地区康健中心亦不能填补此缺口,「因为家庭医生制度是以医生为中心,而康健中心只是增加途径协助病人。」他又认为本港家庭医学应该要专业化,如提升私家医生加入基层医疗指南的门槛等。

现时香港私家医生要出来执业,毋须修读家庭医学课程,即医学生毕业后实习一年便可以出来执业。加拿大及英国需要家庭医生必须修读家庭医学课程才可执业,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院长黄仰山同意,社区医生应该要有家庭医学培训,但要改变则要由医生注册系统作基本性改变,需要更多时间及资源。他认为,要改变此制度难以一步登天,故认为增加现时社区医生的在职培训会是更容易的方法,提升医生的家庭医学知识。

刘浩濂补充,家庭医学学院亦有与政府商讨相关问题,故政府现时亦有以行政手段,要求家庭医生如要获得政府的资助,包舍医疗券及疫苗接种计画,必须获得医委会发出的延续医学教育修业证书,才可加入《基层医疗指南》。他期望未来可以提升私家医生加入基层医疗指南的门槛,以确保家庭医生有更好的家庭医学知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