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工业邨要追上创科步伐

2021-09-19 00:00

创科局局长薛永恒及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月先后巡视科技园辖下设施,反映特区政府对创科工作日益重视,视之为本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但不得不说,当局近年大力推动本港再工业化,因应「工业4.0」而投放了巨额资源,法定机构科技园公司旗下三个工业邨理应扮演极重要角色,可是科技园高层数月前公布的八大方向却予人流于口号式之感,没有实质重点发展方针,颇为令人失望。

须知道,三个工业邨面积共达二百一十七公顷,发展密度只达到二点五倍最高整体地积比率的五成三,在当前寸金尺土的香港,如果没有完全善用去为创科时代作出贡献,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实在是奢侈的浪费。

所谓再工业化,不是要将劳工密集的生产线回流香港,而是要藉此推动「创科」和「人才培训」、全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早于一六年的政府《施政报告》已清晰写明此目标,之后科技园表示会鼓励工业邨内的厂户交还未用的地积比率或未尽用的厂房,但一直进展缓慢。近些年来,科技园成功收回工业邨的土地不多,一八年七月前仅收回十二公顷地,翻新了一座楼高四层、总楼面面积八点四万方尺的精密制造中心,现已全部租出。

精密制造中心以推动高科技智能生产为主,方向正确,是一个好的转型,但就只有这仅仅八点四万方尺而已?这显然远远不够。就以将军澳工业邨为例,只要在内里走一回,发现其实仍有不少空置厂房、土地,数据技术中心(DT Hub)及先进制造业中心(AMC)算是最新设施,但不少厂房仍像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业界估计,三个工业邨空置用地/项目以将军澳最多,地盘面积料达九十万方尺,空置率应逾一成,元朗及大埔两者共约六十万方尺,即全部空置用地总共约一百五十万方尺,如以二点五倍地积比计算,浪费的楼面面积高达三百七十五万方尺,这是十分可观的数字。

特区政府早前确认将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发展重任交予科技园,创科园占地约八十七公顷,提供的总楼面面积也只是一千二百九十二万方尺,而工业邨所浪费的楼面面积其实已等如此新园区四分之一有多。科技园未来要集中精力做好创科园这庞大的重点项目,但工业邨「去旧迎新」也必须尽快进行,以达相辅相成之效。然而,科技园未有积极处理工业邨种种问题,同时更要政府给予新土地扩展工业邨。

根据立法会文件显示,科技园曾表示一幅毗连元朗工业邨十五公顷土地可探讨作高新科技工业厂房,而政府其实亦在莲塘/香园围口岸附近预留约五十六公顷土地予工业邨长远发展。事实上,土地、资金以至人力物力是应有尽有,但工业邨近年所交出来的「功课」乏善足陈,尤其是最近代启用(一九九五年)的将军澳工业邨,管理劣绩特多,最多人留意的新闻,只是以优惠价批地予一些资金雄厚的外地巨企做数据中心,发展表面上看似是高科技产业,但实质类似「劏房租机公司」,并因此引发官司纠纷。

面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一日千里,本港的再工业化已经刻不容缓,发展创科要快狠准,可惜工业邨的新发展却缓慢滞后。所谓恨铁不成钢,笔者以为,科技园若仍不积极进取,肩负推动创科的重任,那不如缩减工业邨规模,腾出珍贵土地作社区或运动场地设施,甚至用来起屋解房屋燃眉之急更好。

戴庆成

学研社召集人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