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三四线城市 推楼价限跌令

2021-09-10 00:00

(星岛日报报道)近年内地强调「房住不炒」,致力令楼价降温,惟部分三、四线城市在调控下成交低迷,加上在「三道红线」的资金压力下,中国房地产商宁愿劈价以量取胜,令部分三、四线城市开始实施「限跌令」,透过政策限制楼价跌幅,继而达到中国「三稳」目标,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限跌令」虽然令楼价暂时回稳,但副作用却是房地产商难以散货套现,其资金链会否断裂,成为潜在危机。

长三角首张「限跌令」在上月底正式出台,三线城市江阴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若干事项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严禁低于成本价、变相降价等低价倾销,以及打价格战,坚决杜绝恶性竞争、降标降质、逾期交付等违规违法行为。早前,昆明、岳阳、惠州、唐山等城市先后实施类似政策。

交银国际董事(房地产研究)谢骐聪表示,「限跌令」并非新政策,早于2019年在四、五线城市已实行,中国一向都是实行双向调控。他认为,不论是限跌或限升均是中国稳定楼价的手段,楼价不断下降会令开发、交楼速度减慢,而「炒楼」亦会造成社会问题,这些均是中国政府不乐见。

他续指,「限跌令」是人为手段,当然可行,有助控制楼价跌幅,只不过「大家都坐喺度」,而最大损失者固然是即使减价亦未能卖出楼房的地产商。有内媒提及该政策有灰色地带,不排除有开发商会送车位、全套家居或装修,变相降价吸引买家。谢骐聪认为,这些方法均是有限度降价,未必能满足买家预期的降幅,加上中国政府执法严谨,所以作用不大。

在今年8月9日,岳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房地产市场新建商品住房网签成交价格限制的通知》,要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的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否则无法在商品房网上签约备案系统上,签订买卖合同。中国媒体《时代周报》引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不是所有中国城市房价均呈上扬趋势,部分城市面临去库存的压力,而岳阳实施「限跌令」主要因为城市去库存压力大,令房企纷纷打价格战。

谢骐聪指出,内地小城市楼价升得较为缓慢,个别跌得较为急促,惟整体来说,今年中国房地产成交量很大机会再创新高。据内媒报道,云南昆明某楼盘原价为每平米1.6万元(人民币,下同),开发商以特价房名义将售价降至每平米1万元,而辽宁渖阳某楼盘亦推出部分特价房源,住宅项目的原均价每平米1.1万元,下调至0.8万元,另多个在广东惠州的楼盘出现零首付、首付分期等现象。

《时代周报》又引述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陈晟指,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销售额很有可能创新高,但销售面积方面仍有待观察,又认为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房企在达成去化目标方面有压力,预计下半年有些房企因资金紧张而要面对沉重的降价压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