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保护湿地缓冲区 没有阻人上楼

2021-08-20 00:00

今年三月,发展局书面回应立法会议员质询,指「政府会在平衡保育与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前提下,检讨有关『湿地缓冲区』的规划指引」,局长在八月初回答传媒查询时,指正研究可否把湿地缓冲区的地积比提高,辖下精简发展管制小组的研究方向,会检讨如何一方面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少之馀,某些地方的发展潜力能提高一点。

检讨未完 发展已获批

一九九七年《后海湾地区鱼塘生态价值研究》,为后海湾一带土地制订了湿地保育区,以及沿湿地保育区朝陆地方向的边缘划出约五百米阔的湿地缓冲区。湿地缓冲区的意向,是保护湿地保育区内的鱼塘和湿地的生态完整,并禁止进行会对湿地保育区内带来负面影响的发展。再次强调这点,是因为过去不少评论,不断集中指出湿地缓冲区内「棕迹」处处,不少湿地早被填平、破坏,所以可思考释放出来,但忽略了提高湿地缓冲区的发展密度后,对毗邻湿地保育区的生态干扰。

再者,不少关注团体过往已揭露湿地缓冲区内的「棕地」,往往是违例发展,部分私人业权人往往先平整湿地,刻意破坏湿地的生态价值,然后等待时机再向城规会提出发展项目。容许在这些被破坏的土地上发展,是变相承认「先破坏后发展」的手段,日后将会有更多发展商制造既定事实,然后在湿地缓冲区大兴土木。

申土地共享 缓冲区名存实亡

湿地缓冲区的发展空间,没有一些舆论形容得那么少,看看南生围以南近蚝洲路一边的湿地缓冲区便明白。酒店、住宅、商场,近年不断「斩件式」获批,当中〇七年十二月,有发展商获批在一幅划为「未决定用途」的土地上兴建一百幢三层高住宅,此后,发展商先后多次提交新计画,建议楼高一次比一次「进取」,从最高三层到十层,到去年为配合政府「居家安老」政策而提出「跨代共居房屋」,楼高再变成最高二十九层,而地积比亦从零点七三倍提升至最新的二点一五倍,发展已在今年二月获批。政府检讨工作未完,南生围以南的湿地缓冲区内早已获批出多项发展。

同样位处南生围以南湿地缓冲区范围内的土地,最近接获一宗「土地共享先导计画」(「土地共享」)申请,建议兴建四幢楼高二十四层私人住宅,以及四幢楼高二十五层公营或首置房屋,地积比分别为二点一五及四点一四倍,规模之大在湿地缓冲区可谓绝无仅有。若顺应部分意见,再进一步推高湿地缓冲区地积比,这些发展在湿地缓冲区获开绿灯的机会只会愈来愈多,湿地缓冲区名存实亡。

推高发展密度 缓冲区变发展区

再拉阔一点,北环线正进行规划阶段,凹头、牛潭尾、新田一带在湿地缓冲区以外的土地,或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若留意到政府最近就新田/落马洲地区枢纽建议的地积比,拟建的新田站外的土地已划作地积比七倍的混合用途,住宅用途的地积比也有三点六至七倍。湿地缓冲区刚好夹在未来北环线上的高密度发展区,以及未受大规模发展威胁的湿地保育区之间,未来作为平衡区内发展密度的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把湿地缓冲区的发展密度推高,变相把湿地缓冲区变成另一个发展区,到时再也发挥不了缓冲作用。

看着近年有关湿地缓冲区的讨论,有感与早前发展郊野公园边陲的走向相近,一方面不断矮化这些地方的生态价值:荒废、欠管理、界线不科学;一方面强调释放的空间只是少许,影响不大,却可解决逼在眉睫的房屋问题。然后,政府正式开展检讨程序,这些检讨工作的背后,根本万变不离其宗,只是有人刻意将保育与房屋制造假对立。三年前的「土地大辩论」,各环团标榜「住屋郊野不对立」,如今套用在湿地缓冲区的讨论上,同样受用,社会不应助长「XX阻人上楼」的歪论,从郊野公园复制到湿地,以至其他生态资源。

吴希文

长春社公共事务经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