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共存仍难 不会放弃「清零」

2021-08-10 00:00

随着Delta变种病毒的传播,内地掀起新一波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要求调整「清零」抗疫战略的声音开始出现,上海著名感染科专家张文宏亦呼吁中国应有「与病毒共存」的智慧。不过,前衞生部长高强则撰文疾呼「『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尽管存在不同声音,但相信官方综合种种考虑,包括明年二月举办冬奥会,明年秋天举行中共二十大,短期内不会轻易放弃「清零」政策,不会轻易打开国门,当务之急仍是严防境外输入,「谷针」提升疫苗接种率。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很多国家的新冠疫情出现了急剧反弹。内地亦爆发新一轮疫情,扩散到约二十个省市,多地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餐厅和戏院关闭、小区封控管理、全民排队测核酸,官方呼吁「非必要勿出省」,旅游业陷入灭顶之灾。随着变种病毒的传染性增强,要将疫情彻底扑灭的代价也愈来愈高。

外国疫情反弹 群体免疫未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南京疫情爆发后撰文指出,如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新冠肺炎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前衞生部长高强则对「学会与病毒共存」论表示「诧异」,认为将疫情反弹的责任推给病毒变异的观点,实际上掩盖了政府抗疫失策的责任,是一种新型的甩锅和卸责。他指出人类与病毒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

张文宏和高强代表两种思维,但张医生亦并非主张放松目前的防疫体系,而是指出了一个问题:病毒反覆入侵是难免的,长期「锁国」要锁到甚么时候?独善其身能坚持多久?

事实上,除了欧美一些国家,新加坡政府也正式宣布「与病毒共存」,今天起放宽社交活动和旅游的防疫措施。作为开放型经济体,新加坡不可能长期关闭边境,只能在生计和安全之间取得平衡。

不过,综合内地的现实情况,官方不会轻易放弃「清零」战略。首先,西方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疫情仍很严重,美国放宽限制之后新增确诊病例平均每天超过十万例,群体免疫还谈不上是「正面经验」。其次,中国的庞大体量和充足资源,令它成为全球最具备清零条件的国家,今年五月广东爆发疫情,在一个月内就扑灭,此轮疫情的最早爆发点南京市亦已首度无新增病例。第三,中国在去年已经推出「内循环」,提升自给自足能力,令它可以承受清零的压力。

还须「外防输入」 打开国门不易

第四,从政治的角度而言,中国将在明年二月举行冬奥会,明年秋天举行中共二十大,不可能容忍疫情扩散,公众亦难以接受路线转移。因此,中国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底才有望打开国门,逐渐放宽入境限制。

内地此轮疫情的爆发,亦暴露了机场、口岸等地防疫措施还存在种种漏洞,当务之急还是补漏洞,做好「外防输入」。内地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十七点七亿剂次,已经超过六成,但这远远还不够,只有在疫苗接种率达到八成甚至更高时,才可能逐步转向开放。

作为国家抗疫体系的一部分,香港目前亦不可能放弃「清零」战略。虽然香港仍无法「通关」,但在严防死守之下将疫情控制得不错,市场气氛有所恢复,经济也逐渐复苏。但目前疫苗接种率才五成多,「谷针」仍是头等大事。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