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颜汶羽︰政策「由下而上」更得民心
2021-08-04 00:00
颜汶羽二〇〇七年暑期实习期间接触政坛,当时他分别于香港政策研究所及民建联做实习工作。实习期完结后,他反覆思量,应从政策研究所这类「由上而下」的模式,抑或是民建联「由下而上」的方式实践抱负,最终他选择后者,认为透过地区工作可聆听市民声音,反应较真实,从而平衡不同利益制定政策倡议。
香港鲜见成功「由下而上」推动落实的政策措施,不过连任三届观塘佐敦谷区议员的颜汶羽略有所成。前特首梁振英早年曾呼吁社会觅地建屋,又表明不能避免「插针楼」,当时他建议以彩福邨一幅原属教育用途的闲置土地兴建公屋。
颜汶羽忆述,自己先与时任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商讨,以该区有数个空置校舍未使用为由,希望教育局放回土地;之后便找来时任发展局局长的陈茂波及时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规划公屋;同时向彩福邨居民发问卷调查,了解社区需要,并向民政事务局及康文署提出意见。最终成功促成彩和楼,除了是一栋能够容纳一千一百户的公屋,同时拥有街市、体育馆、自修室、的士站及平台花园等社区设施,是「一地多用」的良好示范。
「叫人『插针』都会引来很多批评或地区人士反对,亦有官员讲,成日叫我们搵地起楼,一搵你们又反对。(彩和楼)成功原因,这是『由下而上』推动,第二是政府同市民要有trade off (交易)。起楼一定是负面,因为既有资源分薄了,你要额外畀更多资源,平衡这个负面因素。」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早前发表讲话,提出对管治者的五大要求及对未来香港的四大期盼。颜汶羽回应,管治联盟包括官员、建制派、立法会议员及区议员等,他直言,部分人常有「做决定会否争取市民支持或更多选票」的思维,今时今日需要改变,「如何搞好香港是重要的,而关键是市民是否感受得到你的作为,第一是市民能否受惠政策,第二是政策制定过程市民有无份参与。」他强调,只要市民觉得自己有份一起促成,政策推动将可更顺畅,亦更能得到市民支持。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