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追击】野猪觅食毁植被 恐致山泥倾泻

2021-07-04 00:00

(星岛日报报道)近年本港各区野猪出没飙增,新界北、西贡和港岛尤甚,较鲜为人知的是慈云山及彩云邨都偶有野猪现身。有黄大仙区议员指,海港花园的山坡数年前起很多人喂饲野猪,使野猪出没范围更广。它们频繁现身之馀,因翻土寻找食物的天性,去年底起衍生植被消失的问题,恐有水土流失甚至山泥倾泻的风险。当区区议员重申,并非要赶绝野猪,支持共存,但希望市民停止喂饲,当局亦要采取行动,冀野猪可返回山上生活。

根据渔护署统计数字,过去十年本港的野猪出没及滋扰数目大急增,由二○一一年的二百多宗,逐年递升至近两年的过千宗,去年接获个案更是十年前的四倍。署方以全港郊野地区计算,估计全港郊野地区有一千八百至三千三百头野猪,形容野猪活动范围大,加上香港郊野横跨多区,所以野猪更加四处出没。

野猪除了不时翻倒垃圾桶,又到农地觅食造成滋扰,它们也会带来植被消失的问题。黄大仙区议员胡志健表示,区内一直有野猪,两三年前较多在富山邨和东九龙普通科门诊诊所出现。署方数字也显示,十年前黄大仙未有录得野猪个案,至去年增至三十一宗。

野猪的繁衍和出没地点与食物供应息息相关,区内最初为有人喂饲野猪衍生卫生议题,不过胡志健发现近两、三年,有更多人在不同地点喂野猪,令野猪出现的范围扩大至海港花园上方的行山径(又称丰盛街后的行山径),他估计是熟悉区内环境的居民喂饲野猪。

另一黄大仙区议员莫嘉娴就指,野猪习惯被喂饲,会在固定地点出现。本报记者五月底随二人到现场视察,当日所见有一只中型及两只小野猪沿山路下来,用鼻子翻查胶袋,寻找食物,它们见有人行近都不怕人,但对周围有警戒心。

本报向渔护署查询,署方表示有定期于该黑点巡查,并调查发现经常有人于丰盛街后的行山径及扎山道一带喂饲野猪,使野猪习惯于该处出没及觅食。

去年十一月,胡志健接到街坊告知,行山径上有一个最少四米乘四米的小斜坡,因野猪频繁出现,再加上它们挖掘树根找食物,小斜坡的植被近乎全部消失。现场所见,该处已没有树叶遮盖,树根暴露于光秃秃的泥地。数名区议员就忧虑有水土流失甚至山泥倾泻的风险,面对台风及暴雨来袭,山泥倾泻、塌树等意外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威胁居民人身及财产的安全,曾于区议会上讨论。他们表示,多次在上址见过野猪出现,有大有小。

莫嘉娴直言,每日都有人喂饲野猪,去年十一月的凌晨时分,她与其他区议员和渔护署代表到区内视察,目击有人驾车前来喂食,甚至抛出一大袋以黑色垃圾胶袋盛载的食物,包括面包。「那人指忧虑野猪肚饿,承认日日前来喂饲。」二人无奈表示只能向喂饲者作出劝喻,她形容市民抱做善事的心态喂野猪,更一手按着念佛机,但反而令野猪繁衍,造成恶性循环。

胡志健表示,最担心再有野猪袭击途人事件,二○一八年十月,一只长约一米,长有獠牙的野猪就闯进富山邨,并撞跌和咬伤下班的女保安员,野猪奔至琼山苑时,企图咬另一途人,适逢他经过,挥动木棍将野猪赶走。他们表示,希望当局正视野猪问题,并强调不是赶绝野猪,只希望市民配合不再喂饲,而当局采取合适做法,冀野猪回到山上生活,「山上有树木,有足够食物,只要不下山就可。」

当局多年来亦尝试处理野猪在民居附近出没问题,即使安装红外线自动相机,追踪野猪现身路线,但相机镜头却曾被人移开;而捕捉野猪避孕及搬迁行动,又因山边陡峭未能做到。就算目击有人喂饲野猪,按目前《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除了在特定禁喂区内,不可喂包括野猪在内的所有野生动物,其他地方喂饲野猪就无触犯法例,最多或会因乱抛垃圾而罚款一千五百元。区议员促政府修例惩罚喂饲野猪,减少喂饲情况。

渔护署目前会以红外线自动相机追踪野猪出没路线,但黄大仙区区议员胡志健表示,试过有人将镜头掉转方向,亦有拍摄到多人喂野猪,但束手无策。据他了解,渔护署每月查看相机一次,并非实时通知有人喂饲,变相要阻止人喂猪已错过时机,他建议改为一拍摄就有短讯通知。渔护署指现时于黄大仙区野猪出没黑点共安装了七部红外线相机,监察野猪数量、种群、出没时间以及喂饲情况,并会将喂饲带来的环境衞生问题及监察资料转介相关部门跟进。

按《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渔护署在部分郊野公园划出禁喂区,禁止喂饲任何野生动物,包括野猪。执业大律师吕浠瑜表示,按该条法例,不是禁喂区内喂野猪就不算违法。虽然一般情况下喂野猪不犯法,不过她指行为或会触犯其他法例,如影响公众卫生,或被视为弃置垃圾,因乱抛垃圾而定额罚款一千五百元。胡志健直言:「大家现时觉得喂饲没有问题,做法求安心,做善事一样,一千五百元的罚款就像香油钱一样。」

署方表示:「黄大仙并非禁喂区范围,本署职员在巡逻或实地调查中,如遇到有人喂饲野猪,会作出劝喻。」署方呼吁市民不要喂饲野猪,指若有人因喂饲野猪以至弄污公众地方,会将个案转介相关部门跟进。

渔护署曾为港岛部分野猪绝育,胡于区议会上都提过此建议,不过署方却表示区内山坡不够平坦也不够广阔,短期内未能做到野猪绝育,变相以绝育减冲突的做法都不可行。署方回覆查询表示,曾于该处评估进行野猪捕捉及避孕或搬迁行动的可行性,考虑因素包括野猪种群结构、数量、行为、出没时间、地势,以及野猪和市民安全,「由于该处山林空旷、地势陡峭,令行动难以安全及有效进行。」

胡志健与另一名区议员莫嘉娴就直言「好像没有方法处理到」,惟有劝市民停止喂饲。他们长远希望喂饲野生动物是犯法,包括野猪,并有累积罚款,减少喂饲情况。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