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暴力遗害大 须严遏于萌芽

2021-07-03 00:00

一名凶徒前天在闹市用刀刺伤警员,然后自插心脏身亡,这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身系炸弹,进行自杀式恐袭,性质上没有分别。对如此凶残的袭击行动,许多市民既愤慨又心寒,但少数人竟把那凶徒塑造成「烈士」,加以英雄化,这种美化暴力的行径,将推动更多有极端思想的人效法,以更激烈手段伤害他人,如果不加以严厉遏止,对社会遗害极大。正如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所言,在背后鼓吹暴力的推手,可说「满手鲜血」,执法当局必须对他们穷追猛打,公众也应齐声谴责,将之灭于萌芽阶段。

「邪教式」洗脑 激发极端行为

暴力犹如新冠病毒,可以迅速传播,有巨大感染力,在反修例动乱期间,美化暴力的「文宣」曾造成极严重破坏,如今回望仍令人心有馀悸。当时煽动者通过某些传媒、网上讯息、电影、图像和音乐等,宣扬以暴力争取「正义」的极端思想,一方面把打砸纵火的暴徒荣耀化为「义士」,把他们的暴力行为浪漫化,还刻意利用其形象、服饰和旗帜等营造激情,吸引大批狂热年轻人加入暴力行列;另方面利用大量「虚假消息」,如警察杀人和性侵等,散播仇恨中央、特区政府与警队的情绪,藉此鼓动盲目的袭击行动。

那时候成千上万「黑衣人」受到邪教式的感染,陷入完全非理性的亢奋,相信自己所为是为了「正义」,可以冷酷无情,于是放火烧人、用刀插警员、把政见不同者打至半死,变成完全冷血旳凶徒。到后期,街头暴力行动受遏,大批暴徒被捕,但仍有部分人继续走火入魔,密谋以炸弹和枪械发动恐袭,走上恐怖主义的死路。

虽然近期社会渐趋平静,但网上这类「洗脑」宣传仍不可轻视,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至今死而不僵,就是一个例子。它在敍利亚的根据地虽已被剿灭,但网上的影响力仍无远弗届,不断散播极端暴力思想,宣扬为圣战而死「光荣」,仍有不少人受其号召自愿做「人肉炸弹」,不惜杀害无辜,玉石俱焚。香港同样存有类似的风险,必须高度提防。自《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局面已由乱及治,但反修例动乱的后遗症,不可能一下子治愈,「暴力革命」的极端思想,已植根于一些不满现实的人脑中,只要受到挑动,随时爆发出来。

「英雄化」凶徒 属违法要禁制

今次凶徒刀袭警员,然后自杀身亡,昨日就有人当他是「烈士」献花致哀,网上亦出现英雄化其暴行的讯息,可见幕后煽动暴力的人,想利用此事件再鼓动仇警情绪,激发更多人跟随向警员施袭。这类讯息如继续扩散,是十分危险的事。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在非理性的群体中,人们接受讯息,就像受到催眠,在某些暗示下,会出现难以抗拒的冲动,作出某些极端行为,包括杀人放火。所以,不能低估对袭警凶徒「英雄化」和「光荣化」的影响,若这些讯息继续蔓延,有机会激发某些人的暴力思想,对警员作出孤狼式随机袭击,由于是个人行为,要防范并不容易。

要清剿孤狼恐袭的根源,首先必须遏止美化袭警暴行的违法行为,对宣扬暴力的人和组织,以至网上媒体,都依法加以禁制,不可手软。此外,公众与社会人士应毫不保留地作出声讨,否定宣扬暴力的歪论,与执法部门合力夹击,将之遏于萌芽阶段。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最近在访问中说,有人企图利用刊物、艺术、电影等方式进行软性渗透,政府不会轻视此风险,显示政府对遏制这类讯息不会手软。要打击孤狼式恐怖活动,这态度十分必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