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语】公民科指引清晰 培养优秀新一代

2021-06-26 00:00

我们的下一代要立足于变化急促的二十一世纪,必须拥有优秀的公民质素,因此正确的公民教育便显得更加重要。教育局日前向全港学校发出通函,指出课程发展议会已通过《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及评估指引》;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更宣布,当局会于紧接的下一个学年向每所公营及直资中学发放三十万元一笔过津贴,标志着代替通识科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正全力向前推动。相信有关指引及资助,绝对有助新课程的开展,有助学生建立知识、明辨是非、理性分析,同时认同国民身分和发展国际视野,迎接二十一世纪所带来的种种挑战。

细看《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及评估指引》,发现无论是课程内容及框架、教学建议、考核模式,以至考察安排的建议等等,均钜细无遗地描述了出来。首先,指引就早前公布的课程三大主题,包括「『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以及上述三个主题的学习重点提出了补充说明。此外,指引亦明确提供了教学建议,包括教师教授该科时所持的准则、教师的专业操守、课时分配、课程策划及统筹、校内评估和公开评估的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运用等,让现时的教师可以顺利过渡教授新的课程。

课程框架方面,三大主题各占四十五至五十小时的课时。「『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主要阐述自回归以来,国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期望学生掌握「一国两制」的内涵,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的宪制基础,并增进对国情的了解,从而促进国民身分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让学生从国内和国际层面,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选取经济、科技、可持续发展,以及公共衞生方面的课题,让学生理解人类在当代世界所面对的境况,从而扩阔视野。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对国家以至全世界的认识必然加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新设内地考察部分,提供机会让学生实地了解国家的发展现况和人民生活面貌。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身经历始终比只是从书本上吸收知识更直接和真实。学生须于考察前作详细计画及阅览资料、订定于考察地点搜集资料的方法、并且于考察完毕后撰写考察报告等。指引更特别为学校制订了内地考察的参考建议,并以广州作为目的地的考察团例子,考察景点包括粤剧艺术博物馆、沙面区历史建筑群、广州市兴丰垃圾填埋场、珠江新城等,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国家近年的发展。

除了课程内容外,指引也明确提出了教学指引。在涉及探究学习范畴,明确列出任何违反法律或人伦道德的事件或课题,不应作为题目。教师也不应引导学生将探究方向囿于正反二元对立的角度,而应明确地列举历史、道德标准、法理等事实,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解和正面的价值观。笔者相信以上指引,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典范,让教师可以切实跟从,防止部分教师在没有依据下向学生灌输不正确或未经证实的资讯,例如美化暴力行为和撕裂社会等,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持平开放的理性态度,也是为人师表者应有的专业操守。

为使新课程的推展更加顺畅,杨局长更宣布向中学发放三十万元一笔过津贴。学校可配合学校课程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将津贴灵活用于支援教师教学及组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例如发展或采购相关的学与教资源,以及举办校本学习活动、联校或跨课程活动等。除拨款外,当局更为教师提供多元培训,并正全力开发形式多元的学与教资源,包括教学简报、教学参考示例、工作纸及网上自学课程等。相信上述措施对学校推行新课程会有莫大帮助。期望社会各界能继续支持公民科的推行,以培育优秀的新一代,为国家和香港作出更大的贡献。

萧楚基(香港太平绅士协会副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