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豪赌清袋 毁《苹果》自种恶果

2021-06-24 00:00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壹传媒与《苹果日报》终于走到末路,曾经风光一时的传媒集团,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对这么一个结局,与其说是一家传媒机构被毁,不如说是其老板黎智英进行一场政治豪赌,把旗下的《苹果》当赌注,结果一铺清袋,满盘皆落索,把包含着几代员工心血的媒体给毁掉。种因得果,他自己种下的恶因,换来今日的恶果,受累的不仅是大批下属,还令千千万万受其煽动加入违法行动的人,要承受沉重的代价。

黎智英是天生的赌徒,他创办传媒之初,投入大笔资金豪赌一铺,旗下传媒为此不惜超越道德界线作出位采访,炮制耸人听闻的新闻,并窥探名人明星的私隐,以博取销量,虽然引起公众非议,这一铺结果赢了。其传媒成功占据市场,令他踌躇满志,把赢得的筹码投注在下一场赌局,而赌的不再是市场,而是政治。

在台前幕后操盘 愈赌愈大

二〇〇三年反二十三条立法大游行之后,香港进入另一阶段动荡时代,热衷政治的黎智英,也成了幕后玩家,借着新一代激进浪潮与民主运动之势,开始插手操弄,与政治人物广结关系,运用其财力与传媒影响力,把泛民政党和激进组织置于股掌之中。有了这些本钱,他不甘于只做幕后搞手,而要指点江山,赌一铺更大的,就是纠集反对力量,图冲破政制缺口,扭转权力架构。

在这场权力游戏中,一批泛民政治人物成了他的马前卒,把他视为「共主」,只因他们在金钱上愈来愈依赖这条「水喉」,也要得到其旗下传媒的支持。黎智英手中有银弹,也有舆论大棒,逐渐把泛民与激进组织两股势力变成自己的筹码,并愈赌愈大。

这一局的高潮是二〇一四年占中之乱,黎智英已不单是参与者,更是策划者与鼓动者,他利用《苹果日报》宣传机器的威力,煽起学生与市民的狂热情绪,藉激进群众运动制造压力,胁逼中央与特区政府接受基于公民提名的特首普选,若这仗得胜,香港便将变天,他就可以在台前幕后呼风唤雨。

他这场豪赌最后没有赢,中央费尽心思平息了动乱,守住政制的底线,七十九日占领行动终于结束,然而激进暗涌仍然汹涌,他也不甘心就此收手,伺机投注于更大赌局。就在这段时间,美国的反华反共势力冒起,欲以香港为冲击北京政权的桥头堡,黎智英本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彼此既有共同目的,而他拥有庞大传媒,又连系着几股政治势力,也大有利用价值,故一拍即合,成为盟友。在此强大支持下,他在反修例动乱中作出了终极一博。

在这段时间,他毫不含糊地高呼引入外国势力支持「革命」,例如在访问中就坦言「我哋要坚持落去,真系需要外国势力㗎。无论特朗普点都好,佢够胆向中共企硬,我哋点解要反对佢呢,佢对香港有益㗎」,在另一次访问更公然表示「外国呢个时候应尽量给中国压力,尽量加以制裁,令国安法即使订立,都唔会执行」。

把暴乱推到极点 孤注一掷

上述说法显示,他在这关头已不惜孤注一掷,所以亲自到美国会晤右翼政要求援,图借外国之力把暴乱推到极点,以求绝地翻本。在这过程中,《苹果日报》成了他的最后武器,不但极尽煽动之能事,且连篇累牍要求外国支持,以及对中国与香港特区实施制裁,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已十分明显。

随着《港区国安法》实施,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平乱,黎智英这一铺输得彻底,更沦为阶下囚,多年的政治豪赌,终换来今日的恶果。令人慨叹的是,几代员工灌注心血建成的媒体,因他个人的政治欲望,而毁于一旦。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