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陪女儿学习的两件小事

2021-05-12 00:00

女儿正读小学,喜欢阅读,近日陪她阅读,有几件趣事,引起我的联想,可作分享:

女儿有一本有趣的小书,是儿童版的古典小说《镜花缘》,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玄幻神魔文学,但改编者很有心思,原著其实是两条主线平行敍述的:一条线是讲武则天与反对她的人斗争,另一条线是讲男主角书生唐敖到海外历险,后来留在海外修仙不归,天上下凡投生为唐敖女儿的百花仙子,随之赴海外寻父。

儿童版淡化了第一条讲政治斗争的故事线,着重在第二条讲海外奇闻怪事的故事线,这更适合孩子阅读兴趣。另外,把原著中百花仙子寻找父亲的一段省去,变成一个吸引孩子们去阅读原著找答案的开放性结局,则更显编者阅读教学方面的心思。这可是香港本地改编和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儿童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真的由衷佩服改编者的巧妙用心。

原著的两条线不算扣得很紧,彷佛像两个不太相关的故事在各说各话。尽管学者胡适对此书评价不低,但我是有所保留。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神魔小说,公认好的作品其实不多,《镜花缘》算是一本,但双线之间的联系太松散。《封神榜》则是大名鼎鼎,改编为电视剧都不知有多少回了,故事内容堪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但原著作者过于卖弄文字,每隔几段就来一首「有诗为证」,不断打断阅读思路。《蜀山传》则是香港人熟知的,香港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蜀山剑侠传》,真的不要低估香港在改编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功力,实在不宜妄自菲薄。

端午节快到,不少学校都会趁机讲讲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之类,当然也提到了著名的历史人物屈原,但这里最大的难题是,女儿问:「为甚么屈原要跳河自杀呢?」

哗!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第一,这里涉及生命教育中的死亡问题、自杀问题,属于德智体群美五育之首的德育,但德育中的生命教育,真的比性教育还要难。

第二,屈原不是普通自杀,而是忧国忧君忧民,愤而自尽。这比一般意义上的生命教育更加复杂,不知该如何对一个小学教育阶段的小女孩讲述……

幸亏女儿自己转话题,问道:「屈原姓屈的?」

赶紧转台,我回答道:「其实他是姓『芈』(粤语读「美」),屈,是他的氏。古代人的名字不仅仅是姓和名,还细分姓、氏、名、字、号等。另外,『芈』字读『美』音。」

女儿听得出神,然后自己写上「芈」字,估计回学校之后,会向老师和同学们「炫耀」一番的。忽然醒觉,使之能炫其所学,某程度上也是一种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哈哈。

邓飞

中学校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