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建恒常检讨机制改善班师比

2021-05-09 00:00

莘莘学子经历超过一年的「新常态」学习,由到实体课到全面停止面授课堂,再到现在大多数中小学使用的混合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甚至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老师的工作量与日俱增,根据青协「青年创研库」一项有关「支援教师应对教学新挑战」研究报告发现,受访老师的平均每周工时中位数为五十六至六十小时,比十年前的同类调查多出六至十小时。

老师的工作如泰山压顶,最后影响的始终也是学生。新冠肺炎疫情让教育界经历不一样教学改变,学习亦不再限于学校的实体环境,并广泛应用线上线下并行的授课模式。随着新挑战到来,在教育系统内的人力资源分配,政府又作好准备了吗?

对于教师而言,改善工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案莫过于改善班师比。特首林郑月娥在上任之初承诺投放多五十亿元经常性开支作改善教育用途。其中三十六亿元已在二○一七年落实于不同的教育政策中,其中班师比由原本小学一比一点五、初中一比一点七、高中一比二分别轻微上升至小学一比一点六、初中一比一点八、高中一比二点一。无疑,上述改变或多或少可以改善教师的工作情况,但比较香港邻近地区,例如澳门的中学为一比三,台湾的国中为一比二点二(每九班再增设多一个教席),香港的班师比的确有提升空间。

在过去的两个财政年度,教育经常开支占政府经常开支的比例,更连年下降,由二○一七/一八年度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二,下降至上年度的百分之二十点六,本年度再下降至百分之十九点五,连续五年创回归以来的新低。教育经常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GDP)只约百分之三点五,相对于发达地区的百分之五水平存在极大的落差。政府作为香港教育系统最主要的资源提供者,投放资源去改善班师比绝对是责无旁贷。

从香港的教育历史发现,政府调整班师比的准则并不透明。当局并没有像订立最低工资水平般,设立一个委员会,广纳不同持份者去定期检讨最低工资水平。然而,班师比的修订在以往的经验中是不定期、只依照当时的财政情况、政策需要作出更改。例如中学的班师比在一九六五年至二○○九年竟然没有作出任何调整甚至检讨。影响万千莘莘学子的班师比,原来没有客观的标准可言,多年来,都是按政府的心意,以不同理由去作调整。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一环,改善班师比应以客观、专业态度作出处理,而非单单以政府的财政情况、空泛陈套的政策口号作为修改依据。建立一套客观、具社会上不同持份者充分参与的机制,定期检讨班师比,才能改善教师的工作情况,改善教育环境。

关浩鵾(香港青年协会「青年创研库」教育组成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