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香港教育中罕见的红与黑

2021-04-14 00:00

这里所讲的红与黑,是借用内地的说法:低级红与高级黑。低级红,大意是指故意用夸张失实、无知极端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性」,反而引起大众的反感,变成反效果;高级黑,大意是指用高超语言技巧,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用暗示而非直说的方式来攻击别人。这里所说的课程改革,准确来说,是指初中中国历史科教材的审定工作。最近有媒体报道,说教育局对几个出版社的初中中国历史科的课本审定,出现了有别于以往的修订要求,宣称删除了过去一直流行的中国历史教育观云云。

先说黑,该媒体的报道虽然本身没有对教材审定作出结论性的概述,但无可否认,这篇报道已经营造出一种社会印象,就是教育局正在用新的教材审定标准,重新引导出版社改变以鸦片战争为例的教育史观,而且抹掉了「原来一直流行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中国历史」的教育观,加上一批网络KOL的推波助澜,这个印象愈发固定化。是吗?香港的初中中国历史教育一直都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能力为目标的吗?尤其是这种所谓的多角度思考多到足以模糊史识、模糊是非标准作为教育目标?有这么一回事吗?

回归以来,香港的初中中国历史科的课程纲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一九九七年版本,一个是二〇一九年版本,都是由课程发展议会制定、教育署(九七年)或教育局(一九年)建议学校使用的。但纵观两个版本的课程纲要(九七版第八页,十九版第五页),都没有提到过以这种所谓的多角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更没有提到把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培养提高到不惜抹掉历史是非价值判断的地步。初中阶段,是确定青少年人价值观、是非观的一个重要年龄阶段,怎么可能假借「多角度思考」为名,而抹掉是非价值教育?何况在新旧课程纲要的文本上也没有这样提到过,之所以说高级黑,就是指这种竖立一个从不存在的貌似正确的目标,然后渲染一种这个「正确目标」正在被推倒的印象。

鸦片战争之前是鸦片贸易,鸦片贸易之前是英国对清朝中国日渐严重的贸易逆差,鸦片贸易就是为了平衡这种逆差所作的卑鄙行为,鸦片战争就是因为清朝销烟禁烟后,英国发动的报复战争。正常贸易(不管是否逆差)本身不是导致战争的缘由,为了平衡逆差而输入鸦片,继而为了报复鸦片被禁而发动战争,才是战争的真正缘由。正如甲和乙两方本来正常做生意,但甲因为不爽乙赚钱更多,所以对乙方家人卖鸦片毒品,从而把钱赚回来,这个是非曲直难道还有「多角度」的馀地?乙销毁鸦片毒品,甲发烂渣,动手打乙,对错难道还不明确?

最后说低级红,据报道说,局方要求删去「清朝闭关自守」字眼,认为不符史实。这真的令人哭笑不得,这已经是史界共识了吧,就算参考内地部编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一样明确提到清朝就是闭关锁国(第七册下)。如果报道属实,真是不知是何用心。

邓飞

中学校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