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五百公顷湿地缓冲区可建住宅
2021-03-25 00:00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指,政府早年在后海湾湿地保育区边缘划出一段约五百米阔、覆盖约一千公顷的地带,并指定为湿地缓冲区,但有评论指出,随著淡水鱼养殖业近年式微,缓冲区内不少鱼塘现已荒废,促政府重新规划缓冲区,释放土地的发展潜力。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表示,后海湾地区的相连鱼塘划为「湿地保育区」,规定除了为保存这个地区的生态价值而必须进行的发展外,现有鱼塘全部都须予保育。此外,沿「湿地保育区」朝陆地方向的边缘划出约五百米阔的地带,指定为「湿地缓冲区」,意向是保护「湿地保育区」内的湿地的生态完整,以确保「湿地保育区」不会受附近发展的干扰。
发展局指,就「湿地缓冲区」,指其本质是为了缓冲发展对「湿地保育区」内湿地的负面干扰,但并非禁止发展,事实上「湿地缓冲区」内超过四成(即约五百一十三公顷土地),在分区计画大纲图上划作可作住宅发展的土地用途地带。在「湿地缓冲区」进行的新发展/重建计画,必须提交生态影响评估报告,以证明有关发展不会对「湿地保育区」造成环境干扰。
发展局称,根据相关分区计画大纲图,现时在「湿地缓冲区」的地积比率限制主要为零点二至零点四倍之间,但现有规划机制提供了渠道,让申请人向城规会申请放宽有关区内住宅发展地带的地积比率限制,城规会亦按个别规划申请的情况作出考虑。事实上,部分涉及现有发展的地带,以及已获批规划许可的发展的地积比率达一点五至三倍之间。基于不断改变的规划情况及社会需要,政府会在平衡保育与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前提下,检讨有关「湿地缓冲区」的规划指引。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