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剧《觉醒年代》 打破刻板「吸粉」
2021-03-22 00:00
内地政治色彩浓郁的「主旋律」影视剧,长期陷于「低收视」的尴尬境地,而近期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觉醒年代》成功「破圈」。该剧描述了自一九一五年「二十一条」签订至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风貌。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北大讲台、《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各地学子纷纷成立学会,倡导新思想,对社会进行启蒙。
该剧巧妙地抓住了人物共性,对人物塑造又绝不是脸谱化,陈独秀大开大合、才情通达,行事却有些固执己见;李大钊踏实、憨厚,被妻子唤作「憨坨」;胡适温和、斯文,总是一副美式学者的气度;守旧派林纾有些顽固迂腐,却坚守著旧式文人最后的节操;辜鸿铭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却爱国,有底线,亦有几分可爱之处。
《觉醒年代》不回避同一阵线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细节描写和伟人的生动演绎,也俘获了年轻观众的心。上月因春节排播停止更新,大批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急不可耐,通过网络弹幕「疯狂催更」。
不少网民在社交媒体大赞该剧「好看又好哭」,看得「一边热血沸腾一边泪流满面」,建议导演「把下一段建党建军抗日内战建国改革开放都拍了」。还有人关联到刚刚结束的中美会谈,「中美会谈里我们的硬气,来自觉醒年代中这些鲜活又勇敢的年轻人们。」
该剧导演张永新受访时称,有责任将先辈们的大爱与大美,堂堂正正地表达出来,呈现的手段一定不是刻板的,陈旧的,「因为陈旧没人看,虚假没人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振华认为,《觉醒年代》也是市场的觉醒,不要以为当下年轻人不喜欢、不接受家国情怀,只要创作者有操守,观众有审美,在创作者与观众的双向互动中,主旋律剧就会赢得观众。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