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ATM未来在于创新与时并进

2021-03-07 00:00

全球第一部自动柜员机(ATM)于一九六七年在英国诞生。香港于八十年代初引入ATM,至一九八二年银通成立,ATM数目迅速增加,现时全港约有三千三百部自动柜员机,以人口比例计,平均每十万人分享到四十四部ATM,与中国内地或新加坡相比略低,但以地方覆盖密度来说,香港一定冠绝全球,街头巷尾都很容易找到银行ATM的踪影。

随着电子支付兴起,很多人开始怀疑ATM会不会被淘汰?事实上,据银通的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五年间,ATM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每年都有轻微的按年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仍然有不少香港人习惯使用现金。根据政府统计处一九年的数字,香港的人口中,十五至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只占二成四,他们是使用电子支付最多的一群,而很多年纪较大或基层人士都偏向使用现金。与很多海外地区相比,在香港去ATM提款更为方便和容易,除了因为覆盖密度高,更因为我们的ATM是二十四小时运作的。去过日本旅游的朋友都知道,日本银行的ATM是有指定营业时间的,通常是朝九晚五,在营业时间以外使用便要收手续费。

第二,香港的ATM机服务市民逾四十年,一直安全稳妥,得到香港人普遍信赖。虽然现时电子支付服务百花齐放,但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一项有关智慧支付的调查,近六成的受访者都担心私隐外泄。

第三,很多本地银行为了节省成本而缩减分行面积或数目,改而建立更多二十四小时的自助理财中心,ATM加入了更多先进和创新的功能,例如强积金、提交信用卡申请和缴费等服务。虚拟银行的加入,更加增加了ATM的使用需求,可见ATM对银行和香港市民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配合流动科技的发展,本地银行陆续加强手机银行服务,银通去年与十五家会员银行合作推出使用QR code的跨行无卡提款,为市民带来更方便和快捷的ATM服务。目前全港共有超过一千七百部ATM提供这项服务,今年将有更多银行和ATM加入。

在如今的严峻疫情底下,无接触式的交易更受市民欢迎。市民使用跨行无卡提款,可以先在手机预设提款指示,到ATM时只需一个按钮便可取得现金,比用传统方式提款更快、更便捷。排队时间也大大缩短,有助保持社交距离。

电子支付的普及和无现金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同时各国政府也开始考虑如何保障市民使用现金支付及享有使用ATM的权利。银行业界一向视照顾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要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因此会保证存款人拥有提取现金的渠道。要打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ATM的功能必须与时并进,香港的银行ATM还有很多潜在功能可以发掘,例如更多种类的帐单支付、跨境ATM提款等。市民可以期待未来的ATM将会更智慧和方便。

蔡炳中(银通行政总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