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入为出须紧守 慎防结构性赤字
2021-02-25 00:00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天发表下年度财政预算案,面对社会动乱与疫情带来的经济逆境,他继续推出抗逆纾困措施,以致赤字仍逾千亿元,不过比起上年度预算已明显「减甜」,亦不再直接派钱,更拒绝接纳一些政党所提设立失业援助金之议,以免增加长期财政承担。一些「嗜糖」人士对此料不满意,但只要看看未来五年连续财赤的可怕前景,应同意他谨慎理财的策略是正确的,因为财政储备已降至危险水平,开支不断急增,收入却缩减,如果持续下去,香港将陷入结构性财赤的危机,后果堪虞。财爷在预算案中强调量入为出,这应是政府理财的「第一守则」,绝不可受政治压力而动摇。
经常开支劲增 现「赤的疑惑」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没有如上年度那样,每位市民派一万元,同时还「减甜」,例如宽减薪俸税的上限减至一万元,也不再免公屋租金一个月,改为向居港市民派发五千元电子消费券,只限光顾本地商户,藉此提振本地消费。早前一些政党力促政府设失业援助金,但财爷最后决定担保失业人士贷款以渡难关,因为如在综援以外再设失业援助,政府须长期承担,以后将难撤销。
财爷此举料会被一些人指为「不够慷慨」,太过「守财」,但作为政府的大掌柜,他当然比任何人更清楚知道公共财政正面对的危机。首先,由于去年要大量放水抗疫纾困,赤字达到二千五百七十六亿的历史纪录,而下年度的赤字亦逾一千亿。他还预计其后的四年,都会持续出现赤字,即政府将会长期入不敷支,实在令人心寒。
政府此一「赤的疑惑」,除了因抗疫须大花公帑,更由于政府开支高速增长,其中经常性开支增加尤其惊人。回归那一年度,经常性开支仅一千五百亿,但到本年度,已增至四千七百多亿元,增幅逾两倍。下年度经常性开支未见放缓,又比本年度增加了百分之九点六。
经常性开支主要在社会福利、医疗衞生和教育三方面,随着老龄化,以及疫情下经济难以迅速恢复,前两项开支只会不断增加,成为极沉重的财政负担。
更令人忧虑的是,政府收入的前景却殊不乐观,皆因「疫境」令企业和个人收入下降,入息和利得税预计下跌达百分之六;至于卖地收入,虽比本年度增加,但因政府觅地困难,许多土地又转建公屋,可出售的土地增长有限,再难水源滚滚入库房。
这条「入不敷支」的数,已明确摆在眼前,如果政府不能有效控制开支增长,又没法扩大收入,公共财政便会陷入结构性赤字,届时出现的「最坏境况」,是财政储备乾塘,须靠负债度日,而国际信用评级随之下降,港元即面对狙击风险。若真的到了这地步,经济社会都会动荡不稳,急速下堕。
压缩部门开支 力度未够大
从下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可见,财爷也知道情况严峻,所以对逆周期措施用钱已较小心谨慎,尽可能不增加经常性开支承担,也拒绝「放烟花」式大洒金钱,希望保持财政储备水平。同时,下年度公务员编制将零增长,所有政策局及部门须压缩开支,目标是二〇二二年度经常性开支拨款减百分之一。这方向是正确的,但削减支出的力度还不够大,例如部门开支只减百分之一实在太少,如果公务员能提高效率,减幅可以更大。
此外,财爷在有限选项下,努力增加收入,例如稍增股票交易印花税,这对股市竞争力影响不大,如市场继续兴旺,政府可增加进帐,是可接受的开源之策。
公共财政正面临危机,财爷必须牢牢守好库房,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不应因种种政治压力而有所动摇,同时努力提振经济,让企业在有利的营商环境下增加利润,政府收入自然水涨船高。更重要是,政府应精确投资于带动经济增长的项目,包括创科、基建和工业化2.0等方面,助香港经济走出一条新路。
财爷未来决定如何用钱时,必须牢记自己所说的一句话:「长远财政承担必须与收入增长相适应。」只有这样,才可避免堕入结构性赤字深渊。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