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松绑祖堂地增供应创造多赢

2021-02-09 00:00

政府已经不止一次提及,土地问题是香港众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政府为此推出多项短中长期的应对措施。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强调会续推明日大屿计画,以应付香港的长远土地供应。然而,由于明日大屿属于极大规模的长期造地计画,极具争议,面对现时土地严重短缺的情况乃远水难救近火。因此,针对中短期的土地供应问题,除土地共享计画、发展新界棕地外,释放祖堂地的发展潜力乃当务之急。

根据资料,全港约有七千三百个祖、堂,合共面积约二千四百公顷,相当于一百二十六个维园。祖堂土地是由一个氏族共同拥有之财产。根据《新界条例》,司理如获得民政事务专员代表民政事务局局长的同意,可代表相关宗族出售其所拥有的祖堂地。不过,民政事务专员往往要求所有持份男丁同意才批准出售。因此,只要有一名持份男丁反对,就等于变相无法出售土地,而且民政事务专员更拒绝披露反对者身分和反对的原因。

然而,新界氏族经过多年开枝散叶,子孙后代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要求全部成员一致同意的做法明显「离地」,亦不切实际。要打破祖堂地难以出售的僵局,政府应考虑改设代表制,以每「房」为单位,简化程序,即只要每「房」或分支的负责人(而非所有持份男丁)同意,便可出售土地。另外,民政事务专员作为「地方官」,出售祖堂地有反对声音时,理应了解当中因由,尝试凝聚共识,否则祖堂地之发展只会继续原地踏步。

长期以来,政府对祖堂地的规管爱理不理,未有针对这批珍贵的土地资源加以利用,但其实只要政府充当领头角色,投放心力处理,订立与时并进的规矩,解封这些荒废的土地资源,惠及政府、氏族及市民。

释放祖堂地相比起其他造地方案,对政府来说也是相对阻力小、效益大的。现时新界宗族不少声音和议会代表也表达过对解封祖堂地的意愿,反映当事人有一定诉求,政府应以尊重原居民合法权益为前提,积极与乡议局进行磋商,整合各方意见,以公平互惠的方式,释放新界祖堂地潜力,促进城乡共融,相信可以尽快成事,从而创造多赢的局面。

傅晓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