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税制改革不可杀鸡取卵因小失大

2021-02-08 00:00

有政党近日提出税制改革建议,包括增加物业增值税、遗产税等,以收窄贫富差距,达致资源「二次分配」。低税率和简单税制不但是基本法所规定,更是香港吸纳外商和外资的重要优势。如果因为一时的库房压力就提出增加物业增值税、遗产税这一类改变香港简单低税制的要求,无疑是杀鸡取卵,对于胼手胝足、克勤克俭,通过个人努力积聚财产的市民尤其是中产而言,更是不公平不公道。香港地下无石油,地上无黄金,靠的是吸纳全球的人才和资金,而简单低税制正是香港安身立命之本,绝不应轻率丢弃因小失大。

基本法第108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参照原在香港实行的低税政策,自行立法规定税种、税率、税收宽免和其他税务事项」。香港的低税政策是基本法所规定的传统优势,香港能够有今日的经济成就,也是由于简单低税制令香港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所致。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及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指出,在全球一百九十个税务管辖区中,香港的税制最有利营商,二○年香港共有九千零二十五家国际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或当地办事处,简单低税制正是外商来港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任何改变香港简单低税制的做法,都会损害香港的核心优势。

特区政府在○六年取消遗产税,目的是要增强香港在国际财富中心上的竞争力。当年取消遗产税后,香港私人财产管理服务业务同年增长五成八,随后一直持续增长,直至一五年已达至○六年的三点八倍,不但巩固了香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更为香港经济注入大量活水,创造了大量高薪职位。在当前香港经济面对严峻挑战需要吸纳外来资金之时,反而提出重新开徵遗产税,香港还凭甚么吸纳四方资产?而且,遗产税影响的不只是富人,一般市民同样会有遗产留给后人,现在要重徵遗产税,市民会同意吗?

至于物业增值税,就是出售物业获利后,减去成本、行政费用后的徵税。有政党要求开徵物业增值税,认为既可增加政府收入,又可以遏抑炒卖活动,一定程度上令本港炽热的楼市降温。然而,这些年特区政府已经推出大量辣招,包括额外印花税等等,但楼市依然未有转势。这说明在税制上不断加辣不见得可以遏止楼价升势,反而进一步扭曲楼市,令业主更加惜售,令房屋供求失衡加剧,甚至有可能推升楼价。一些奉行高税率的地方有类似税项,也不见得有平稳楼价之用。而且,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房屋既是生活所需,也是一生最重要的投资。现在要对广大业主徵收物业增值税,这对于业主来说极不公平,也有「与民争利」之嫌。

近年国际上不少城市都在力争成为国际主要资产管理中心,除了传统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外,欧洲的卢森堡、都柏林,亚洲的新加坡等也纷纷利用各自的优势,力争在竞争中抢得先机。香港与这些城市竞争的一大优势,正是没有遗产税、资本增值税、股息税等繁琐的税务制度。香港如果开徵物业增值税、遗产税,不但无助库房的长远收入,无助解决香港的贫富差距和楼价问题,反而会重创香港竞争优势。在其他竞争对手都在减税或提供各种税务宽免吸引外资时,这些所谓改革不啻是赶客出门,倒香港米。

香港的税制不是不可以改革,但方向应是为了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而不是杀鸡取卵。特区政府早年也曾因为赤字问题,提出开徵销售税建议,但最终却因为社会民意的强烈反对而作罢,及后经济恢复增长,赤字问题也随即解决。现在的情况也一样,如果因为一时的经济环境贸然改变香港的简单低税制,因为眼前小利而损害香港长远竞争优势,实属不智,也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方正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