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减废 屯门稔湾拟建第二座焚化炉

2021-02-0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政府近年推出多项减废措施,惟本港都市固体废物和回收率不跌反升。环境局于二〇一三年发表首份《香港资源循环蓝图》,目标明年回收率可升至五成五;惟最新数据显示二〇一九年都市固体废物回收率仅二成九,数字远未达标,更出现大倒退。环境局今发表新一份「废物管理长远策略蓝图」,据悉当局建议在新界西近屯门堆填区的稔湾,兴建本港第二座垃圾焚化炉。有环团批评是做法不可取,是治标不治本。

首份《香港资源循环蓝图》于二〇一三年发表,拟推出多项「辣招」以源头减废,如垃圾徵费及生产者责任制,多项计画「走数」之馀,目标明年的回收率上升至五成五,但最新一份二〇一九年都市固体废物监测报告,回收率在六年间由三成七回落至二成九;而每日人均弃置量亦由一点三三公斤,上升至一点四七公斤,未达明年降至零点八公斤的目标,全部「肥佬」。

环境局今日发表《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据悉,当局建议在新界西近屯门堆填区的稔湾,兴建本港第二座垃圾焚化炉,以便当区一条龙处理,规模料与本港首个焚化炉相若。

屯门目前已有曾咀稔湾路的香港首个污泥焚化炉、发电厂及海水化淡厂等。而首个焚化炉位于石鼓洲,一八年的造价高达三百一十四亿元,较原定超支三成。据悉早年台风山竹吹毁部分基建,工程因而延误,至二〇二五年才启用。

环团「绿惜地球」环境倡议总监朱汉强指出,以焚烧垃圾作为最后手段,反映政府过去数年的减废回收功夫不到位,「要用焚化去解决,还对外讲是转废为能,但不止好贵,某程度上焚化不可说是可再生能源,因为好多有用资源没有抽出来回收!」

他指,现时每日产生九千吨都市固体废物,一座焚化炉每日只处理三千吨,「若甚么都不做,不难想像政府会兴建第二座焚化炉。」

「绿领行动」总干事何汉威亦批评政府以「无眼屎乾净盲、一把火烧晒啲垃圾」的态度去兴建焚化炉,更是治标不治本。

消息指,当局拟立法淘汰即弃塑胶餐具,并将中央收胶计画由三区试行扩展至全港十八区。而当局拨款委聘非牟利机构营运的社区回收中心,将加至二十二间,即除了绿在区区,加大社区回收网络。 朱汉强指,即弃餐具只占塑胶问题一小部分,当局应要求生产者申报塑胶使用量,并订立减量目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