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疫苗睇真啲 勿被政治化

2020-12-18 00:00

忽然的气温骤降,令人惊觉寒冬已经悄然来临,但对港人来说,经济寒流早已伴随新冠疫情同步袭来。疫情爆发至今踏入第四波,捱过多月来失业、结业、停工、隔离、离别等疫情打击,新冠疫苗千呼万唤始出来,各国成功研发并陆续进入接种阶段,市民盼望早日回复正常生活,外出消费振兴经济。

尽管抗疫成效备受批评,特区政府在购买疫苗上仍可谓早着先机,日前宣布将分别向三家内地及欧美药厂购买疫苗,其中中国科兴最快明年一月提供首批一百万剂疫苗,届时医护、长者及长期病患等三百万人优先接种。可以预见,明年初将是疫情逆转的关键时刻,如能全民全心抗疫,香港将能走出谷底。惟近日坊间对于接种疫苗的不信任及批评,欠缺理据纯粹造谣,难免予人「民生事,政治化」的观感。

做人做事要有理有据,香港即将采购的三款疫苗,分别采用灭活、核酸及腺病毒载体技术,各有优劣。其中内地灭活疫苗研究技术,由已杀灭病原体制成,通过当中的抗原诱导细胞,产生免疫病毒。理论上,灭活疫苗使用更普及,只须放置在摄氏二至八度雪柜内,比其馀两种易于储存及运送,现时内地已批准紧急使用数款疫苗并已有过百万人接种。

抗疫是头等大事,一日未成功抑止疫情,「清零」随时要等到清明,香港继续百业待兴。既然内地灭活疫苗技术在相关范畴上领先全球,科兴在巴西、印尼和土耳其已建立三个新冠疫苗海外临牀实验基地;中国国药亦已在阿联酋、阿根廷、摩洛哥等逾十个国家地区,展开国际临牀三期实验,何必仍要妖魔化疫苗接种,为救人措施冠上污名?

特首及政府官员多次在公开场合承诺,疫苗到港将身体力行率先接种,冀给予市民信心,大众亦应该明辩是非,撇除对疫苗的偏见。如今本地确诊数高企,源头不明数目未见回落,接种疫苗「治本」是全球大势所趋,如果要恢复日常生活、跨境出行及振兴经济,就需设法达成尽快为全港巿民免费注射疫苗的目标,再配合推出第四轮抗疫基金的联乘效果,让抗疫工作事半功倍。

林健锋

经民联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