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改革通识科 加强STEM教育

2020-12-15 00:00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改革高中通识教育科,教育局局长杨润雄随后公布了通识科的改革方向和方案,当局将精简通识科,虽维持必修必考,但评级改为及格与不及格,同时重整及删减课程内容,不设「独立专题探究」,又设立经审批的「适用书目表」,并且重视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及国民身分认同,学习《宪法》、《基本法》和法治,更会提供内地考察机会,让学生亲身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凡此种种,无疑为全面检讨通识科迈出重要的一步,但似乎仍未完全满足社会的要求。

事实上,特区政府在教育上的投放甚多,然而,去年「反修例风波」席卷全港,暴露了教育界存在不少问题,而通识科教育正是社会的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识科自二〇〇九年开始设立,中学文凭试定出中、英、数和通识科四个核心科目「三三二二」的升大学评分标准,而近年部分大学出于现实考虑,自行调整了收生要求,将四个核心科目与两个选修科一并评核,等于降低了通识科的分数比重。然而,高中通识科长期受到争议,更重要的原因是,无论教材编撰还是课堂讲授,基本上是放任自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该平台向学生灌输「违法达义」等扭曲的价值观,甚至宣扬「港独」等激进主张。正如教育局局长指出,「教育局不止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亦是教育政策的制订者及推行者,同时担当着监察者的角色」,对通识科的流弊,确实有必要尽快拨乱返正。

关于如何更好地改革通识科,除了修订课程内容和削减课时之外,社会上还有不少具体的意见,希望从优化各项制度入手,包括要求将教科书纳入现行课本送审机制,并要求学校将相关校本教材及教案上载至特定资料库内,以供教育局及公众监察;检讨关于通识科教师的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投诉机制,以确保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水平和专业操守均符合社会的要求;同时,加强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合作和监督,以确保考卷拟题、审题及评核都能够做到公平公正。

此外,工商和专业界别的不少朋友更主张,时移世易,我们应更充分利用改革通识科带来的契机,进一步取消通识科为核心科目,毋须高中学生必修必考,以便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修读其心仪的选修科,作出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抉择。其中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加强推动加强STEM(即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学科)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进入了以创新科技带动的新经济时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有赖科技防疫抗疫,包括促进疫苗的研发等。中央政府又大力支持港深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以预期,本港未来在科研投放、创科发展机遇和科技人才需求等方面,都需要加强。行政长官宣布拨款二十亿元设立「杰出创科学人计画」,吸引海外科研人才来港,但人才更需从内部培育。平心而论,特区政府近年也一直大力推动STEM教育,在二〇一八/一九学年,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而与STEM有关的学位共超过三万五千个,比五年前增加百分之十六。财政司司长去年亦宣布预留四千万元,为本地大学STEM课程的本科及研究生安排短期实习。今年的《施政报告》建议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画」,将特设数百个科技行业的名额,以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

本港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为了配合这个发展趋势,必须推广并加强STEM教育,给予学生更大的选科空间,并为他们营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卢伟国博士

立法会议员(工程界)

香港经济民生联盟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