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毕业变失业?

2020-06-04 00:00

根据政府统计处公布今年二月至四月经季节调整失业率创十年新高,达百分之五点二。二〇二〇年的大学毕业生即将于第三季毕业并投入职埸。

然而,疫情持续加上中美贸易战及社会运动持续,在现今经济寒冬下,不少青年人和应届大专及大学毕业生向笔者反映「一职难求」。再加上,政府推出「保就业」补助后,职场的劳工流动会被减慢甚至冻结,令职位空缺进一步减少。

特首自上任以来一直强调重视青年政策,特别是就业及学业。然而,政府不能期望利润为本的商界充当拯救青年失业的「救世主」。政府必须采取一个更主动的角色,以「有形之手」、急民所急,为青年解困。政府更不能坐井观天,任由青年自行在经济下行间挣扎求存。

笔者要求政府重推在沙士疫情后曾推行的「大学生培训津贴计画」,向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雇主提供不多于六个月的津贴,每月五千元。其次,政府要打破官商勾结的迷思,政府带头推动商界创造共享价值(Creating Shared Value),利用公私营合作及社会创新项目创就业。

另一方面,政府应趁现时失业率高企时,鼓励青年人进修,持续升学提供资助,向所有三十五岁以下合入学要求的本地青年,提供资助入读所有获教育局审查的本地修课式硕士课程。既能增加硕士课程的申请人数,亦能提升劳动力的竞争力!

香港的出生率偏低,加上全球化下各国「抢人才」情况普遍。如政府不及时提供适切支援,「逆」情过后恐怕香港的人才库只会更见凋零。「治乱世需用重药」。此时此刻,林太须展现其施政和理财新哲学,积极有为。

颜汶羽(民建联副秘书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